暴君的伟大_第四十三章 洛阳地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另有洛阳的水路交通来讲,东依黄河而达于海;北溯沁水而上可达怀州一带;东南边面,早在汉平帝永闰年间,王景治河汴,曾开凿苌荡渠等,只要略加修治,便可与泗、淮相连;洛阳四周,又有伊、洛、躔、涧诸水,像蜘蛛网般地交叉于洛阳北、南、东、三面。是以,在杨广开通南北的大运河之前,洛阳的水路交通就已经很便利。至于陆路交通,由洛阳向北于孟津渡河,能够直通并州,东北达于燕蓟;由洛阳向南能够南下荆、襄;西南过武关而入汉中,东有陆路中转郑、汴,故而杨广才会说洛阳是一个“水陆通”的好处所。以是如果需求大范围的粮食的话,便能够从大隋帝国的肆意一个处所比如盛产粮食的江南通过便利的交通线路大范围的运出来,这也是为甚么杨坚一朝在长安苦于能运进的粮食不敷而不得不几次就食充足洛阳的启事。

是以,杨广的迁都洛阳,确是按照这些环境,颠末沉思熟虑后作出的决定,毫不是出于荒淫逸乐的私欲。以是,当他迁都之初,另有“今所营构,务从俭仆”的筹算。至于他厥后在修建洛阳过程中的过分寻求绚丽,和醉心于豪侈豪华,当然有他内涵的主观身分,但也与宇文恺,阎毗,裴蕴,何稠之辈的曲意巴结有关。

综合所述,可知杨广在迁都圣旨中所说关于洛阳的地理特性、经济状况及政治、军事情势等语,无一分歧适当时实况。当然另有是杨广在圣旨中没有提及的启事,比方杨广一朝他始终在窜改“关中本位”的耐久北方政权的治国理念,而长安是关中权势的根底之地,杨广通过把帝都迁出关陇权势强大的长安有消弱他们的权势的深层考虑。

自北周灭北齐今后,对于耐久以来在东魏、北齐政统治下的关东,河北地区、无疑有加强节制的需求。以是,在北周方才同一北中国之初,都于长安的北周,为了达到以僻处西隅的关中统治全部北部中国的目标,起首曾加强以关中为核心的军事力量,建立关中的军事上风,诡计以“内重外轻”之势,驾临四方。其次是窜改北齐的政治中间相州、邺城的职位,迁相州六府于洛阳,并改洛州为东京,用洛阳作为节制山东、河北地区的军事重镇。杨广在迁都圣旨中的尚书令,此中的河南道行台省,“兼洛州刺使,领关东兵。”开皇三年(583),虽废河南道行台,仍“以洛州刺使领总监”。到了开皇六年(586)蒲月,杨坚又命太子杨勇亲身镇守洛阳;同年十月,又另设一个行台省于山南道的襄州,把秦王杨俊从洛阳调到这里为行台省尚书令。开皇八年(588)十月,为了做好伐南陈筹办,又增设淮南道行台于寿春,以晋王杨广为行台省尚书令。平陈以后,寿春的行台省改成扬州总管,镇于广陵,前后以秦王、晋王主之,总领江淮“四十四州诸军事”。这统统办法,都反应出杨坚是多么但愿加强对关东、河北、江淮地区的统治,以适应由耐久分裂到同一政权的政治需求。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