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明_第一百九十三章 商人运货的厘金列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到了崇祯年间,有北方官员看江南要地肥的流油,就奉告崇祯,要重新再加苏松的赋税。而“苏松重赋”是晚明人们的共鸣,江南的官员要求大明内阁减免赋税的合法来由,也使得这一地区成为当局持续减轻田赋的禁区。

厘金实在就是大明变种的贸易税。

如何个收法呢?

只是,“黄江税厂“,的商税银从37350两,增加到了40000两不到的银子,多了2000千来两银子。这可算批示使骆养性稽查有功,回到京师,崇祯天子还要论功行赏了。

(未完待续。)

比如,少报货量,西江上的商家少交税,税厂得背工;比如税厂向商家加收税款,加收的钱不上报,装进私仆人袋;比如收税小吏让贩子出钱给本身的下级送规礼,一送就是一千、乃至一万两银子……

记得,锦衣卫批示使骆养性给他的奏折上,广东肇庆的“黄江税厂“,一年才戋戋的商税银37350两,明面上才有40000两不到的银子,这是最最忠心的锦衣卫批示使骆养性奏折上所奏。“黄江税厂“是广东最大的税厂,崇祯觉得批示使骆养性就算贪一点,“黄江税厂“,能有个50000两银子就差未几了。

崇祯看的入迷,俄然大学士陈演没了声音,他头也不抬,就说了一个字,“讲。”

明朝末期为筹集抵抗后金入侵和弹压农夫叛逆兵费,在田赋之上另加三饷,称三饷加派或分外提编。三饷最早始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正式加派则起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的辽饷加派。规定天下地步每亩加征辽饷5厘,前后三次,每亩计加征9厘。崇祯时又有助饷(每亩田赋银1两加征1钱)、均输(每亩田加征1分4厘)、剿饷(每亩田加6分,专为弹压农夫叛逆用)、练饷(每亩田加征银1分,天下要加足734万两)。此中以辽饷、剿饷、练饷三项为首要附加。

明末的大明天子天然要想体例。

这个时候,大学士陈演发明的新税种:厘金。(朱浩大少爷跟曹明府讲过,要救大明非得用厘金之策才才气挽狂澜,因而曹明府细心的听朱浩大少爷讲起了厘金之策,他还举一反三,扩大的厘金的范围,朱浩大少爷微浅笑着看着曹明府,实际上朱浩没安美意啊!)

大学士陈演就持续讲着第二幅图例,“以往,我大明两京十三省二百三十六个税场,印信较简朴,凡是开个便条上面盖上印章便可成为‘交’税的凭据,‘交’税者则在衙门征税官的账册上的名字下方按指模,由此一来就给那些衙门征税官供应了高低其手的机遇。

崇祯明白自从加了三饷在赋税上,现在是,征无可争,大明朝已经是烽火四起,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