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罪名的士兵_第2章 护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天下午,刘景之午休以后,擦了一把脸,渐渐穿过客堂踱进了东配房,这是本身平时读书和欢迎首要客人之地。房门两边的门框上,镶了一副木刻春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房内劈面墙上挂了一幅黄山天都峰水墨画,气势雄浑。家具式样古朴,陈列非常简朴。

刘景之虽年近花甲,但身材清癯结实,精力矍铄。他在椅上坐定,翻开桌上的账册,看了几眼,不由得点头感喟。自淞沪开战以来,东洋鬼子一起西进,沿江都会尽遭苛虐,本身在上海、南京、扬州所开的茶栈也难逃厄运,货色资财丧失倒也罢了,不幸茶栈的伴计也有伤亡失落的。眼下烽火已经烧到皖南,安庆、铜陵、芜湖的茶栈开不下去,只得斥逐伴计,撤回资金。垂垂的就连宣城、南陵、宁国也保持不下去。这一摊子是交给侄儿刘贤臣打理的,一向打理的不错。上个月刘贤臣费钱托干系当上了一个乡的副乡长,首要还是想保住买卖。比来传信过来,说是不知哪来的溃兵,扮作灾黎模样,干起了劫财害命的活动,比匪贼还要凶,百姓党驻军不肯管,县里民团不敢管,还需请叔父设法对于。这不,过两天就有五担“猴魁”茶叶急等着送畴昔,代价近二万元,这是全村茶农大半年的心血,出不得任何不对。本身只是乡联保主任,顶多管管家门口的事情。刘景之想痛了脑袋,也没想出个子丑寅卯来。

刘景之的故乡三门村,位于黄山北麓,麻川河边。这里群山连缀,陆路闭塞,大宗物品唯有从麻川河道运进运出。这里是新四军承平兵站前去泾县军部的必经之地,这一年来,新四军来往职员成了刘家大院的常客。刘景之对此毫不嫌烦,特地腾出两大间房当作堆栈,一宿两餐,每人只收1角钱,新四军干部兵士非常过意不去。

这时家人来报,说门外有人求见,还带了一封信。刘景之接过信展开一看,抬脚就往外走。刘景之将叶首志他们引至客堂坐下。叶首志说:长辈冒昧打搅,还望刘先生包涵。刘景之回道:那里那里,叶先生既与张元寿长官兄弟相称,那就是高朋。接着,命家人奉上热茶。

叶首志取出卷轴双手交给刘景之,未加解释。刘景之有些迷惑,接过翻开见是件条幅,上用隶誊写道:麻川福地,茶谷飘香。八个字写得端庄大气,笔划细弱。中间一行小字写的是:景之先生苦心运营建福桑梓,闽西张元寿贺。刘景之见到张元寿的手书,老怀大慰,朝叶首志拱手:张长官谬赞了,我一个小小茶商,实不敢当。刘景之谨慎将条幅交给家人收好,接待客人饮茶。

叶首志说:此次登门,有事相求。刘景之说:叶先生但说无妨。我们兄弟五人本来在家务农,本年大水,家里受淹,颗粒无收。现想外出做工糊口,不知先生可否帮手?你们想去那边做工,有无讲究?想去宁国宣城一带,搬运装卸、押送货色、保护场院并不讲究。刘景之微微点头不语。实在,他早就看出叶首志等人的身份,只是不便说破罢了。刘景之沉吟半晌,说:眼下倒有个差事,过两天村里有五担茶叶要送往宣城,多数是*军队订购的。迩来路上不很承平,有你们伴同照顾,那是再好不过。我已雇好夫役,你们跟从搬运,一起护送。交货时只要茶叶不丢不损,每人付给人为100元。叶先生你看可好,只是委曲众位了。叶首志见目标达到,并不在乎人为多少,赶紧答允下来。晚间,刘景之要设席接待,叶首志执意推托。刘景之只得安排他们在前院厨房搭伙,给每人分外添了一小碗米粉渣肉。山区农家糊口艰苦,一年到头难见几次荤腥。新四军每人每天炊事费只要一角二分钱,除一线主力军队外,平时很少吃肉。徐长胜边嚼着渣肉边说:这比在家里好多了,又有人为拿,又有肥肉吃,真带劲。大师会心的一笑。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