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负罪名的士兵_第9章 劣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两个月后,开来了三千多军队和保安团,进山剿灭赤军游击队,批示部就设在葛尚德宅院,几十个大小军官吃喝拉撒都在他家,葛尚德两个小老婆跟军官们上了床,厥后干脆带着私房钱去了县城不返来了。家里略微年青一点的女佣也给民团们糟蹋了个够,闹得他家鸡飞狗跳,整天不宁。

葛顺乡位于泾宣宁旌四县鸿沟,四周群山环绕,北面是海拔一千多米的高风山,山高坡陡,丛林密布,盛产山货。南面是西津河,河面宽广,水路畅达,乘船从西津河逆流东去,不消一天便可达到宁国县城。这里均有山路连接四县,不通大车,平时用马帮运输。

好不轻易把赤军打跑了,葛宅又传来凶信,说是葛金根给*剿匪带路,走进了赤军游击队的埋伏圈,给乱枪打死了。葛尚德当即晕倒在地,不省人事。颠末随军大夫救治,人是醒过来了,却落下个半身不遂的病症。

天有不测风云。1935年秋,就在葛尚德方才做完60大寿之时,一个名叫林布新的*在高风山拉起了赤军游击队,四周乡民群起呼应,纷繁插手游击队,忙着打土豪分地步,闹腾的可欢了。葛尚德情知大事不好,忙叫葛金根速到县府报信求救,这边赶快藏好金银金饰,带着大老婆和小儿子葛银根逃到南乡遁藏。

葛尚德厥后便叫小儿子葛银根跟从*走了,要他投笔从戎,替兄报仇。乡邻传闻此事皆鼓掌相庆,都说葛尚德丧尽天良,好事干尽,遭了报应,该死啊。

林布新他们一开端还能依托无益地形停止抵当,但时候一长就不可了,因为仇敌封闭的短长,游击队缺粮缺盐,硬打下去对己倒霉。在毁灭了几十个仇敌以后,林布新判定地带领游击队钻出了包抄圈,向西南边向转移,在休宁彰公山找到了赣东北省委,将游击队编入江西抗日义勇军第一支队,也就是厥后的新四军一支队第二团的主力军队。

返乡定居今后,葛尚德购地置业,蓄养仆人,为所欲为。饱暖思**,四十岁的他已育有一子,仍连娶三房姨太,还买来几个费事人家的女子供他淫乐。日日欢宴,夜夜歌乐,终究有一夜得了“顿时风”,狂泻不止,非命在三姨太的肚皮上。

在山里活动的恰是林布新。这时林布新方才接任泾旌宁宣中间县委书记,构造起近300人的游击队,策动大众建立农会、妇女会、赤卫队,遍及展开抗租、抗税、抗抽丁活动。费事百姓们方才尝到了翻身的滋味,那边百姓党围歼雄师就开过来了,他们将这一带团团围困,实施拉网式剿灭。

民国十年、十一年宁国持续蒙受洪灾,庄稼房屋损毁无算。其他乡里的殷实人家均搭起粥棚,布施哀鸿。葛尚德却借机放贷,高利剥削,秋后乡民有力还贷,只好拿地步山林相抵,全乡良田几近尽落其手中。葛尚德将地步兼并到手今后,又租给佃农耕作,肆意进步田租,乡民不平,告到乡里,老乡长上门调剂,葛尚德闭门不见。葛尚德见引发公愤,叫大儿子葛金根打通县府官吏,帮他讳饰。又叫小儿子葛银根勾搭北乡尖刀岭匪贼,让其暗中助力。秋收时节,葛银根请来匪贼,持刀带棍,挨家上门催要田租,一时候民怨沸腾,纷繁向老乡长哭诉,老乡长忍无可忍,便去县里告状,谁知半路上竟病发身亡。乡民晓得凶手是谁,但没有真凭实据,只得忍气吞声。老乡长支属停尸县府申告冤情,县里派人缉拿真凶,匪贼得逞后早已远走高飞,最后只能不了了之。老乡长一死,葛尚德四周活动,各式拉拢利诱保甲长,经大师推举,如愿继任了乡长,仿佛成了乡里一霸,“狗丧德”的恶名也传遍了四乡八邻。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