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帝业_0004 乡义败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西魏、东魏都是霸府政权,不管哪一方过分夸大皇权公理实在都是难堪,会让真正掌权在朝者坐立不安。若不夸大皇权正统,又该夸大甚么?

“此徒是所谓乡义之败类、贼军之领导!”

“入关以来,赵贵恃年齿、恃乡望,自矜傲慢,小觑旁人。所统左军,频频败绩……”

这个事理,放在南北朝一样可行。北魏末年皇位频频更迭,大凡拓拔元氏宗属后辈,不管血脉远近,谁都能上去坐一坐,史乘上一溜的元X元XX,乱得人头皮发麻,皇权之暗弱更甚魏晋百倍。

说完这一句,他又赶紧讲下去:“恩亲罹祸,则更倍甚!子失所哺,母失所养,泣血维生,每思愈痛!虎牢之归、邙山此战,胜则海清河晏、骨肉合抱,此诚天授良时,信哉斯言!”

“多谢将军助我扬声于大行台,申述降人悲苦!”

但世人越是如此,多少惠就越是意气难平,邙山此战,他虽功败垂成,但也俯仰无愧。如何退下来后,反倒赵贵这个弃军而走的老废料需求被庇护、被保全,而他却成了一个粉碎调和的不稳定身分?

若斥责赵贵军败扳连元魏大统难振,实在难以引发共情,更会让人避嫌非论。可如果从情面着眼,那就有力的多。

当年跟从贺拔岳入关时,多少惠才只二十出头,到现在也才三十五岁罢了。

“战阵不济,伤损筋骨,恐拙力有污直言,请着员口说笔录。”

关中一众武川乡党中,资望最深的无疑是大行台宇文泰与太师贺拔胜,接下来便是赵贵、独孤信等,多少惠功劳虽著,却因年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辈。

但是他絮干脆叨讲了一通,李泰却只是不言,多少惠便有些不爽,腔调一沉道:“还是不成成文?”

对赵贵的控告需求点到即止,接下来还是要用有限的篇幅把话兜返来:我可不是逞口舌之利,教唆你的元从大将们内斗,而是要切实在实给你风雨飘摇的西魏政权指导一条明路!

高仲密已被赵贵抓捕,想来他老子李晓应当也同在彼处。若能借多少惠的渠道进言宇文泰,说动他命令让赵贵放出两人,那是最好。

多少惠固然出身北镇军豪,但也经历丰富,现在已是西朝位高权重的大将,自也见过形形色色人等,在李泰面前便将豪强本质略作收敛,言辞也变得客气一些。

李泰既要挽救高仲密和此身的父亲李晓,就势需求与赵贵抵触,获咎在所不免,无妨获咎到底,言辞也变得刻薄起来。

多少惠固然没有甚么文学观赏才气,但辩白好话好话的才气是有,大而无当、老而不死,的确说出了他对赵贵这个武川废料老大哥的感观心声。

西魏之所创成,权势较之东魏本就强大很多。也恰是以,从掌权的宇文氏到下边一干武川勋贵们,多有亲人流落在东魏境内,至死不得相见。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