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大师_第二百四十三章 长镜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沿着山棱,高凹凸低的起伏,两座山头邻的近,就会呈一个“U”字形,高低都很峻峭。

马剑羚和罗明进山的这场戏就是在一处“U”字形的山路上拍摄。三人达到现场的时候,赵春林带着场工们早已做好的拍摄前的筹办。

到了半山腰,那石板门路的山路不再象上山的路那样,沿着山坡蜿蜒而上。这山望着那山高,山路也随之沿着山的棱线走,常常两边都是绝壁,或者就建在山崖之旁,一面靠着峭壁,一面便是万丈深渊,又或者直接从两块大岩石中穿行而过。

等他们再次走到谷底,又听戴斯杰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间隔还不敷,再来开一点。”

他们两人背着铺盖拿着网兜,两口大箱子让两个群演背着。群演都是本地人,他们都有一个公用的近似“L”形的支架,只要把箱子放上去,用绳索捆牢,便可悄悄松松地背着走起。

李睿停下脚步微喘着转头看看戴斯杰,笑道:“导演,你也要得!”

“这上面另有人家?”李睿不由猎奇道。

红色,洗的发白,感受变成橘红色的活动服,灰裤子,一样洗的发白的束缚鞋。陈昆则是蓝背心、白衬衫、蓝裤子,一样的束缚鞋,只是他的略微新的,起码能瞥见绿色。

并且他们手里另有一种“丁”字形的拐杖,弯着腰,背侧重物,用拐杖拄着借力,一步一步往上攀登,周而复始。

“明白!”李睿拿着对讲机应了一声,然后号召陈昆和两位群演原路返回,再来一遍。

“是啊,你行不可啊?我们但是走风俗喽!”戴斯杰笑眯眯道。

“好的,导演!”

镜头离着有好几百米远,没有台词,没有特写,乃至都没有演出。两人就是背着铺盖,拎着网兜从镜头劈面阿谁稍矮一点的山头,跟从着两个背着装着石头的箱子,总算有点吃力的群演,沿着石板台阶一步一步地往下走,一向下到“U”字形的底部。

如果是普通的,跟李睿故乡那边的山那样,山上有村庄,另有梯田。但这里放眼望去处处是绝壁峭壁,庞大的岩石,竟然另有村庄和农田,想想都感受很奇异。

“再来……”

眼下已是张家界的旅游淡季,剧组取景的处所尽量避开游人扎堆的处所,一来制止滋扰;二来野生陈迹不重,更有原生态。

大抵拍文艺片的导演都非常偏疼长镜头,或许他们以为长镜头、大全景会显得逼格很高。当初拍《姑苏河》时,楼烨近常常应用长镜头。但戴斯杰明显更加夸大,拍照机架在劈面的山头上,相距足足好几百米呢,镜头里的人物几近跟蚂蚁那么小。

非要一个镜头拍完?这都甚么弊端,莫非就不怕华侈胶片吗?好吧,差点忘了人家是法国人,两千五百万的投资,有钱!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