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湖脉学_第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极难 易散一止 止而复还 结则来缓 止而复来 代则来缓 止不能回 数脉属阳 六至一息 七疾八极 九至为脱浮大者洪 沉大牢实 来往流利 是谓之滑 有力为紧 弹如转索 数见寸囗 有止为促 数见关中 动脉可候厥厥摆荡 状如小豆 长则气治 过于本位 长而端直 弦脉应指 短则气病 不能满部 不见于关 惟尺寸候 一脉一形 各有主病 数脉相兼 则见诸证 浮脉主表 里必不敷 有力风热 有力血弱 浮迟风虚 浮数风热 浮紧风寒 浮缓风湿 浮虚伤暑 浮芤失血 浮洪虚火 浮微劳极 浮濡阴虚 浮散虚剧 浮弦痰饮 轻浮痰热 沉脉主里主寒主积 有力痰食 有力量郁 沉迟虚寒 沉数热伏 沉紧冷痛 沉缓水蓄 沉牢痼冷 沉实热极 沉弱阴虚沉细痹湿 沉弦饮痛 沉滑宿食 沉伏吐利 恶毒堆积 迟脉主脏 阳气伏潜 有力为痛 有力虚寒 数脉主腑 主吐主狂 有力为热 有力为疮 滑脉主痰 或伤于食 下为蓄血 上为呕吐 涩脉少血 或中寒湿 反胃结肠 自汗厥逆 弦脉主饮 病属胆肝 弦数多热 弦迟多寒 浮弦支饮 沉弦悬痛 阳弦头痛 阴弦腹痛 紧脉主寒 又主诸痛浮紧表寒 沉紧里痛 长脉气平 短脉气病 细则气少 大则病进 浮长风痫 沉短宿食 血虚脉虚 气实脉实洪脉为热 其阴则虚 细脉为湿 其血则虚 缓大者风 缓细者湿 缓涩血少 缓滑内热 濡小阴虚 强大阳竭 阳竭恶寒 阴虚发热 阳微恶寒 阴微发热 男微虚损 女微泻血 阳动汗出 阴动发热 为痛与惊 崩中失血 虚寒相搏 其名为革 男人失精 女子失血 阳盛则促 肺痈阳毒 阴盛则结 疝瘕积郁 代则气衰 或泄脓血 伤寒心悸女胎三月 脉之主病 有宜不宜 阴阳顺逆 凶吉可推 中风浮缓 急实则忌 轻浮中痰 沉迟中气 尸厥沉滑卒不知人 入脏身冷 入腑身温 风伤于卫 浮缓有汗 寒伤于营 浮紧无汗 暑伤于气 脉虚身热 湿伤于血 脉缓细涩 伤寒热病 脉喜浮洪 沉微涩小 证反必凶 汗后脉静 身凉则安 汗后脉躁 热甚必难 阳病见阴 病必危殆 阴病见阳 虽困有害 上不相称 阴气已绝 下不相称 阳气已竭 代脉止歇 脏绝倾危 散脉无根 形损难医饮食内伤 气囗急滑 劳倦内伤 脾脉大弱 欲知是气 动手脉沉 沉极则伏 涩弱久深 火郁多沉 滑痰紧食气涩血芤 数火细湿 滑主多痰 弦主留饮 热则滑数 寒则弦紧 轻浮兼风 沉滑兼气 食伤短疾 湿留濡细 疟脉自弦 弦数者热 弦迟者寒 代散者折 泄泻下痢 沉小滑弱 实大浮洪 发热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