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大明:从煤山开始_第115章 直击时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我等也可作证。”傅山、朱延祚另有冀运洪也纷繁起家。

“要晓得,近三年辽镇兵额已经降至不敷六万人!”

郑遵歉这已经不是叨教,而是在逼问。

顾炎武道:“鄙人只问一件事,辽镇兵额最多时也不过十二万人,既便是遵循一个募兵月饷2两计算,一年亦不过二百八十八万两。”

“换言之,我大明岁入不该是两千万,而应是两千万复两千万,四千万两!可惜,别的两千万税银多流入中使、参随及土棍私囊,而独一十一流入圣上的内廷司钥库,以是才会导致国用不敷、盗贼蜂起,以是才会导致东事久拖不决!”

郑遵歉一揖后作说:“愿闻兄台之高论。”

郑遵歉商贾出身,就免不了替商贾代言。

但是崇祯倒是不怒反喜,这才是他想要的帝党虎伥啊!

现在搬起石头砸本身脚了吧?

郑遵歉倒是已经完整豁出去。

高鸿图忍不住想要看一看崇祯此时的神采,圣上此时约莫应当很活力吧?

说到这,郑遵歉终究抛出了他的结论:“有鉴于此,鄙人觉得开源则大可不必,完整不必增设项目加征商税,只需副本清源,让中使参随及土棍贪墨之九成税银流入国库,则国用之不敷便可迎刃而解,大明便仍有可为!”

因为郑遵歉揭开了一道伤疤,大明实在也要缴商税,只不过税银并没有流入户部的太堆栈,而是入了天子的内廷司钥库。

其他几位事件官就只能席地而坐。

郑森也担忧的看了一眼崇祯,却发明崇祯神采安静,并没有是以而活力,仿佛郑遵歉说的是跟他无关的事情。

“但是辽饷开支却仍保持在七百万,且仍旧是入不敷出,那鄙人不由要问,多出的五百万辽饷去哪了?”

“开初不消缴商税,红利尽归我郑家,是以日子过得颇余裕。”

高鸿图遽然惊醒,拱手寂然说:“首辅所言极是,硁斋受教。”

“这个?”郑遵歉哑口无言。

“我不明白辽镇为何还会欠饷?”

此人虽是绍兴人,但却跟绍发兵爷的风格截然分歧。

“但是朝堂诸公核定的辽饷额度是每亩一分二厘,实际征收辽饷近七百万!”

顾炎武点点头,又道:“接着刚才的题目,至崇祯十六年,辽镇兵额已经减至不敷六万人,只需二百万两饷银便充足保持,辽饷却仍然高达七百万两,那么我不由要问,多出的五百万两究竟去哪了?”

史可法四人前后落座。

“此事鄙人能够做证。”昌平州士子孙繁祉终因而派上了用处,起家说,“甲申日京师沦亡以后,流贼只从户部太堆栈以及内廷司钥库抄出来一千余两银子,但是从内阁首辅陈演以及成国公朱纯臣等勋贵京官家中却抄出七千余万两!”

不愧是老官僚,一句争辩就给顾炎武和郑遵歉两人定了性,你们这就是无知小儿之间的辩论,甚么都不是。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