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朝文武吓得盗汗淋漓,愣是不敢昂首,看那高高龙椅上的少年,感慨万千。就连魏忠贤,也要夹着尾巴乖乖做人,像是重新熟谙了崇祯一番。
崇祯下了决计,要砍李宗明的脑袋。据寺人王承恩调查,李宗明不过是翰林院的学士,编写史册,考查文官功劳。这不大不小的官,倒是魏忠贤的左膀右臂。正所谓,人言可畏,魏忠贤不是甚么好东西,恰好李宗明能说会道,写了很多野史文章称道魏忠贤的美德。遭魏忠贤谗谄、被魏忠贤打压的政敌,都很清楚魏忠贤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奸臣。但是,另有很多人不体味魏忠贤,比方那些刚踏上宦途的小官小吏,就不晓得此中的深浅。这时候,李宗明就会阐扬他的感化,能够窜改这些小官小吏的设法,重新熟谙一小我。
李宗明踌躇了很长时候,他很清楚皇上在调查陆允中的折子,必定会借题阐扬,厥结果绝非设想中的那般微不敷道。至于甚么样的结果,李宗明内心不清楚,也没个底。不过,这欺君之罪,是要杀头的,也不晓得皇上问起这件事之前,有没有作过调查。因为,陆允中写的折子,没有走驿站,没有档案,是经李宗明之手送到了都城。而李宗明回到都城,第一时候把折子送到了魏忠贤的手里,经过魏忠贤过目以后,这才打发小寺人送到御书房。如果,皇上想要调查折子,就会先从中枢院查起,中枢院会详细记录每道折子从官员那边,走了多少驿站,走了多长时候,然后又安排哪个枢密使把折子传给了哪位寺人领事,最后传到皇上手里。
李宗明就像一个池子,他的文章就是池水。不管魏忠贤干了多少好事,心有多脏,只要跳进这个池子,便能够洗洁净。文官的笔偶然候比刀、比剑还要短长。魏忠贤用刀杀人,李宗明用笔杀人,这一刀一笔共同的天衣无缝,吵嘴通吃。
寺人王承恩见魏忠贤跪在他的脚下,狠狠地剜他一眼。此时现在,王承恩不晓得有多对劲,尖着嗓子道:“宣翰林院学士李宗明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