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春色_第四十六章 两头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刚才父子俩一起走动,沉默了好久,不知燕王在想些啥;归正朱高煦也想了很多很多,现在父子俩开口说话了,他也考虑安妥了很多事儿。

这时候燕王的“承诺”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江山还不是他的!如果这类承诺在朱棣真的当了天子以后,还能够略微当真……

朱高煦听到这里,内心顿时一严峻。

燕王必定是明白这些的,不然他就不是燕王!

篝火中的柴禾,时不时收回“噼啪”的几声嘣响。偶尔有小队将士,从不远处列队走过。夜色渐深,四周不算喧闹,却也不像村落夜晚那么温馨,大片的火光让这平原上有繁华的错觉。

燕王伸手拉了一下大氅,渐渐地走在前面,他没有说话。稍稍靠后跟着的朱高煦,也是沉默不语。父子二人非常有默契、安温馨静地走着。

……但是,靖难之役后呢?能够燕王的设法是现在胜负未卜、风险还很大,想那么远的事、没谱的事偶然义。只不过朱高煦不那么以为罢了……他对靖难之役的熟谙、和此时的统统人都不一样!

朱高煦揣摩的是:如果这一世本身不造反,会被放过吗?

或是刚才面见燕王时,不敢轻视,脑筋想的很多,乃至于脑部活动量减不下来……竟然失眠,久久不能入眠。朱高煦展转反侧,明天白日冒死兵戈,本来已经很怠倦了,却睡不着,滋味更加难受。

朱高煦心道:这不是明摆着的处境么,我如果能投降,为啥非要去死?

他见没有外人,便又一脸诚心道,“有父王在,方有儿臣。父王武功武功,必能靖难功成,彼时君临天下,以嫡宗子为皇储,更能安定大明江山社稷。社稷稳妥,儿臣之繁华,才气稳妥;不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儿臣乃太祖之孙、燕王之子,只想具有我们该得的繁华繁华,不想有非分之想。为了保住父王和儿臣具有的统统,儿臣也会竭尽尽力,帮手父王!”

朱高煦沉吟道:“真定城有官军不下十万,另有盛庸、安然等诸将,白日的表示看来也非等闲之辈。我们兵力不如官军,想用武力攻城,几近不成能。”

宿世的汗青,就像一个梦魇,缠绕在朱高煦的心头,让他向来没有真正放心过!

朱高煦抱拳道:“父王,儿臣只爱良驹、美人、繁华,权位那些东西实在无趣得很,又累又没意义。儿臣爱骑马、爱射箭,感觉体内力量无处开释,干那些事舒畅,还能获得父母、美人的嘉奖,又能自强自保不为歹人所乘,何乐不为?”

燕王这个次子,史上仿佛是学习燕王、依样画瓢造侄子的反,然后被杀|百口、全数部下、以及略微有一点干系的文武官员。了局非常之惨。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