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自有难度之分。
……
他道:“只是徐元佐在我门下受业。过县试已然怕人闲话,再给个案首……”
李文明是郑岳私家礼聘的幕僚,拿的是郑岳给的薪金,天然只需求站在东主的态度上考虑题目。放在早些年约莫春秋战国时候吧,这叫家臣,除了主公以外不鸟任何人。
郑岳一个激灵:“你说的这个偏锋之策,似有可行之处啊!”
并且《春秋》里治国、修身、德行、计谋……几近无所不包,对于殿试上写策论也是大有好处,起码言之有物。
徐元佐躬身道:“多谢恩师悉心教诲!”
“说来听听。”郑岳侧耳。
元人《琵琶记》里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比如郑岳先生就是玩崩了的例子,明显气力一流,却沦入三甲。(未完待续)
李文明固然只是个生员,但生员与生员之间的含金量也是不一样的。作为科考大省浙江的生员,他起码能够轻而易举看出这篇作文实在很难在众童生当中脱颖而出。
徐元佐以“十四岁”应孺子试,也很值得高傲了。
郑岳摇了点头:“此子悟性不差,但尚不敷以两月以内积人十年之功。”
郑岳长叹一口气,道:“此子是读书种子,只是不该亟亟赴考。”说罢,他将徐元佐的作文拿给李文明看。
此言传播甚广。让先人误觉得十年寒窗就有了金榜落款的资格。
“这如果在府取里,黄堂老爷也会游移吧。”李文明委宛道。
“府中吃了饭,早些归去歇息一下,张弛有道,劳逸有度,方是端庄。”郑岳说道这里,俄然想起来了一桩大事:“你本经想选甚么?”
郑岳哑然发笑,干咳一声方才道:“我现在送他去府关都有些心惊,那里还敢给他案首?”
见郑岳面带忧色,李文明适时上前,问道:“东翁似有难以定夺之事,可奉告一二否?”
只是要拿出真才实学克服那些读了十年书的童生,郑岳却感觉机遇略有迷茫。
平凡人需求读十年书。才踏上漫漫科举之路。神童只取十五岁以下者,恰是因为抢先别人一两年不算甚么,抢先两三年却即是罕用三分之一的时候,可谓神童了。
照普通法度,县试第一场就是四书义和本经义两篇时文,然后论一篇,策问一道。不过考官常常从简,只考两篇时文,论、策都是古文,平常童生写上来的也无甚可观之处,干脆省略了。
“听教员传授。”徐元佐道。
“只要案首文章镇得住人,怕甚么!”李文明正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