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帝国再起_第037 借虏平寇(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连“挺福派”的马士英也是“联虏平寇”目标的赞决者,他上疏奏道:“吴三桂宜速行布施,在海有粟可挽,有金声桓可使;而又可因三桂以款虏。原任知县马绍愉、陈新甲曾使款奴。昔下策,今上策也。当咨送督辅以备差遣。”

左都御史刘宗周上疏建议:“李闯得胜,宜速北伐,或檄燕中父老,或起塞上夷王……”

朱由桦气得恨不得一脚把御案踢翻。

近辽镇吴三桂杀贼十余万,追至晋界而还。皆因借虏之力方得以破贼,然以理筹度,此时畿辅之间必为虏统统。但虏既能杀贼,便是为我朝复仇。我朝若予以义名,顺势而为,先国仇之大,而特赦其罪;借其雄强之兵力,而尽歼丑类,诚可为之也!”

他不信满朝的文武没人能看到这一点。满清的残暴和野心早在崇祯朝的十五次犯境就已经揭示的淋漓尽致了,他们之以是主张和满清结合,共击流贼,恐怕更多的启事还是在于底气不敷吧。

“马大人真是杞人忧天!”高雄图嗤笑一声,毫不踌躇的驳斥道:“前次圣上欲重修厂卫,要不是我等君子搏命力图,如何能有明天?”固然马士英比来几次定见可贵的和君子们分歧,高雄图却不大承情,向来没给他好神采看过。

好酒也怕巷子深,只冲要上了榜单,本书就能让更多的书友们看到了。再次剑客拜谢。

眼下朝廷固然稀有十万雄师,却几近不堪利用,不管是武昌的左良玉部,还是江北四镇的兵马,祸害起百姓来,各个都是妙手,要说面对流寇和清兵,恐怕是一触即溃的多。

马士英诸人还不晓得吴三桂早在四月下旬已经投降清朝被封为平西王;动静不灵,于此可见。

吏部左侍郎吕大器也跟着拥戴道:“研老说得极是,圣上不准,我们就动用清议,门生就不信圣上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罔顾朝野民意,某些人毕竟不是与我们一条心啊!”说完意味深长的看了马士英一眼。挤兑的马士英很有些局促不安,心下已经悄悄把吕大器的十八代祖宗骂了个遍。

可惜,他们远远低估了鞑子的野心,也远远高估了李闯部的战力。

还是讲得“借虏平寇”!

史可法也是慎重之辈,当然也不肯走到那一步,他点了点头:“居之说得对,能不挑起清议当然是最好了,只盼圣上能体恤百姓,也能明白我等臣子的一片苦心孤诣。”

至于南都城内的六万禁军,战役力就更不要说了,两百多年的安闲糊口过下来,能不能扛得动大刀都要打个问号。

流贼害死了君父,国仇不共戴天,且威胁就在面前,反观鞑子方才入北京,离江南还远,两害相较取其轻,大抵这也是他们大多同意联虏平寇之策的首要启事吧。

首辅礼部尚书史可法将一封奏疏递给了一旁的户部尚书高雄图,高雄图看完后,面露忧色,口中赞叹:“甚好!甚好!”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