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_第28章 被算计的包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浅显百姓的内心,西城的知州还要比东城的更有能力!

包拯的瞳孔刹时缩紧,拳头不自发握了起来!

找死也不是这么个找法啊!

“宁安,包大人看重为父,如何能不知好歹?再说,再……”

“包大人,仅凭王良珣的供词,没法直接拿下崔家,冒然去搜索,只怕会无功而返。你就想给崔家设一个套,让家父充作采购粮食的人,引崔家拿出并吞的库粮,来一小我赃俱获。”

实在和后代文学作品中的断案如神,多谋善断的包彼苍不一样,真正的包拯前后为官不过二十多年,当开封府尹更是很短的时候。

“小人天然是情愿替大人效力,可小人毕竟拖家带口,还要和家人筹议一下。”

王宁安最讨厌文人的就是这一点,他们老是拿一些似是而非干干瘪瘪的品德标准,去对待有血有肉的实际题目。包拯以直言敢谏闻名,身上天然也有清流之气,也就是赶上了刻薄文弱的赵宋天子,放到明朝,一顿廷杖打残了,如果到了鞭子朝,灭九族都是轻的,搞不好还要鞭尸呢!

包拯饶有兴趣,看了看王良璟,轻笑道:“你二哥方才还在骂你,他的老婆又找人去你的酒楼肇事,莫非你内心不痛恨?”

包拯脑袋快速转了几个圈,正在这时候,俄然王朝从内里跑了出去,慌里镇静的,一见有王家人,他张了张嘴。

公孙策开口了,“如何,另有甚么缝隙吗?拿下王良珣,是以他调拨地痞到酒楼肇事为名,至于贪墨并吞库粮的事情,但是一点都没有提,崔家不会晓得的。”

包拯能立名后代,更多是他的风致操守,却不是他的政绩才气……

该死,又是品德控告!

小南门外的贩子,除了要给朝廷交征税赋以外,还要拿出一份,贡献给崔家,即便是海丰酒楼也不例外。敢不交钱,就别想运营下去。

包黑子平生第一次脸红了,真的红了,发热,烧得滚烫。他初度当县令的时候,招募了本地的富商公子公孙策作为幕宾,靠着公孙策帮手,包拯快速上手,政绩凸起,而后不竭调任,包拯也物色了很多人手,比如王朝和马汉就是护送他出使大辽的懦夫。

都说钱能蒙住眼,王良珣的心都被蒙了,的确是无药可救了。

包拯俄然神采狂变,几乎上了大当啊!

王良珣这个家伙的确就是朵奇葩,要说他不聪明吧?可欺负家里人,翻脸比翻书,当师爷两个月,愣是搂了很多钱。可要说他聪明?一点都不晓得分寸,投奔了包拯,就觉得有了背景,连人家书你几分都弄不清楚,就敢随便胡来。只要有钱就敢拿,也不怕引火烧身。涓滴不晓得结果如何。

见王良璟能谅解老母和奶奶的处境,足见他是个孝子,包拯心生感慨,兄弟两个,真是一点都不一样。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