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将门_第49章 有个粉丝叫赵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陈琳也是一愣,出了神童,当然是丧事,如果这位聪明的少年不但会写话本,还能为朝廷分忧,那可就是士人的榜样了。

有功赏,有过罚。赵祯当然不会鄙吝犒赏,他细心看着包拯的扎子,此中提到的功臣很多,但是一个名字让他面前一亮。

小小的沧州,大大的蛀虫。赵祯不但是气愤这么简朴,大宋还没有从元昊造反当中缓过来,物价飞涨,军费暴增,使得大宋的财务呈现了庞大的赤字。

“有!”

“实不相瞒,因为这部书还没有说完,并没有正式出版,只要些喜好这部书的人,誊写了一些大抵,在两个月之前,连续传到了都城。”

白发苍苍的老寺人陈琳陪笑道:“谁说不是,老奴听了一遍,也感慨很多。官家说得好啊,彼苍有眼,官家几十年如一日,爱民如子,连一碗羊肉汤都舍不得喝。老天爷会厚报官家的。”

赵祯指着王宁安的名字,又把《三国演义》的手抄本拿了过来,封面上鲜明写着“王公宁安著,某某手录”。

妃嫔有身,赵祯仿佛打了一剂强心针,重新找回了自傲。看过朱秀士以后,回到寝宫,又想起了《锁麟囊》,越想越感觉这部戏有味道,因果循环,公然如此,天子陛下竟然产生了激烈的共鸣,对写故事的人也来了兴趣。

并且包拯还提到王家出身将门,可貌似没传闻过有谁家的先人叫王宁安啊!

包拯不止建功了,还立了大功!

……

再看一本,便能够歇息了。

“薛香灵扶危济困,赵守贞知恩图报。更兼彼苍有眼,好人终得好报。真是一出好戏,好啊!”

“的确反天了!”

陈琳的确会办事,他让小寺人把汇集到的文本献给了赵祯。

赵祯赞叹着,翻到了最后,就是包拯开列的产业清单,钱60万贯,银45000两,黄金8000两,东珠3斗,骏马100匹,此中北地马4匹,貂皮150领,金银器皿500件,田产20000亩,酒坊12座……各种折算,差未几有150万贯之巨!

陈琳安排的人手只用了十天,就跑了一个来回,他们的手里还带着最新出来的15章《三国演义》。

翻开了第一页,一首《临江仙》鲜明呈现。

“陈伴伴,你说这个王宁安,是不是写《三国演义》的那位?”

自从和李元昊媾和以后,烦心的事情少了很多,无能的相公们会把朝政措置得妥妥铛铛。赵祯只需求掌控大局便可。

“《三国演义》?好大气的名字。”赵祯猎奇道:“陈伴伴,可有文稿?”

赵祯俄然落寞冷落,低着头不说话,正在这时候,俄然有小寺人急仓促跑过来,在陈琳耳边嘀咕了两句,陈琳立即大喜过望。

“陈伴伴,你立即安排人手,好好照顾朱秀士,绝对不能出一点不测!”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