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指略_第二十三章:吉祥安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若不自救者,无人可救之,

本日众修真者,皆不自爱,虽习圣法,皆不明圣意,自发得是,妄图自知,欲窃圣道而独占,无私之心,善德不具,汝等何时自爱,便是修真第一工夫,何为自爱,自爱身心,涵养身心以六合端方,如是便名自爱。

非自者皆见,反观即无私,

若复有人,得意吉利,彼将吉利,布施身心,一身表里,血肉骨髓,任一分量,俱得吉利,至于识心,任一念想,俱得吉利,彼人以如是吉利故,人间统统厄难不能近身,彼人地点,统统厄难,不能来临,彼人之所护念,人间表里,统统时处,俱得吉利。

圣者不无私,而能成其私,

如是思惟已,复兴忏悔:‘我日日劳解缆心,至于怠倦,身心受损,不得安宁,我实有过,现在我先涵养身心,使身心先得安宁,悔此过已,我乃敢用此身心以修圣法’。

善摄生之人,萧洒不留羁,

不能自骂者,常为人所骂,

私者不无私,其私乃长治,

先人而后己,自爱自珍惜,

人当自惭愧,乃能够见真,

庶人无私重,以是害无私,

观其身时,当观此身统统处,闭目虽不见身,而人自知手便是手,足便是足,亦能辨知本身皮肤毫之属,以此自着名为观,如是观本身,能发觉身不安止之所,观得不安即应忸捏,此是劳损本身所至,损本身亦是害身,已有害行,当生忸捏,当起忏悔:‘我于今后当常涵养于身,我实愧对此身,身载我心,使我能行,我不自省,反增侵犯,是我过罪,今后当涵养此身,再不侵犯’如是忏悔,身乃得安,垂垂随顺。

汝等修习静定时,抢先涵养身心,后求修法,何故故,贤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汝等修法,先求自我得静定,是敢为天下先,贤人不敢为天下先,汝等身心,便是天下,抢先涵养天下,后乃敢涵养自我。

若不如是观,若不如是忏悔,若无此忸捏,身根底不立,丧失德行,精力不明,聪明不现,心亦不灵,邪性乃增,正性渐弃,此身以内,精力之属,到处不顺,因而身心烦恼,长远无尽。

世人不自爱久矣,本日欲修圣道,欲成诸法,当于行功时先自忏悔,何故故,世人于自我身心缺德很久,欲借身心而修法,当须身心归正,汝不自主,身心不顺,岂能修真?若习静定者,常起如是思惟‘我本日修习静定,我当得静定,我将来必有所成’,此等无私心机,便非圣种,无有圣德,无私深重,必不能成。

任一精力,皆以认识精力而化,比方二念相斗,或千万念飞,人一身中,百万精力,凭其认识而化为念,非独立有识心,乃是本身精气所载之念识化现,依其属性,化为识情,是故内观见本身精力诸神明,诸神明有言有说,而实是人自心中之念所化,非实际有三魂七魄之神灵,彼乃人身自我灵心罢了,若人德真,本身精力皆敬。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