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玄指略_第十八章:修真法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若于心性修持,不能了了,则是静定不细,粗糙罢了,此等工夫,即有极限,此等极限,不过还丹,不能堪破更上一层,是故静定之境,不成轻也,所谓恍忽杳冥,皆静定境地也。

比方有至圣布道人间,众修学者,同窗一堂,而至圣为此中某或人多言多教,于某或人鲜有身教,非至圣有偏私,其修学者自心开解,得见圣心故,圣言乃为之传播。

若无相可寻,亦非人间法。

既已化入人间,即有第一世,既已有存亡,即有循环身,既有轮转,心非不动,而此循环身心,非是无始毕生心,是故当修汝轮转之心归合无始终之心,如是则名修心,亦名修真,亦名修道。

前次说血气循血脉而周流,人有血管,周流之事,不难信知,而人骨骼,各自为体,精元之气,却能周流安闲,至于诱人,难以信知,如是当思念诸山脉走势,山脉虽各有其峰,而其气势趋势,乃为一体,人之骨骼,亦复如是,骨节相连,气味相通,血液从肉透入骨髓,因而骨髓,哺育其血,而精元修炼精炼,亦能透入骨髓,循髓道节节递进,如是风行。

以诸法为船,达到于此岸,

前次所说第二层工夫,撞开尾闾,从脊柱节节爬升至于脑府泥丸,从神府降落重楼,直入心宫,心肺二气,合降下田腹内,名为上天梯而还丹,神府化入迷水,太重楼名为玉液流珠,此乃精元凝练而返还丹田也,盖是以玉液底子乃从下田产出,今从髓脉而行,复还归此,故名还丹。

灵丹成已,则应养丹,养炼沐浴,玉液炼形而至于五气归元,攒簇五行而化阴阳,阴阳和合而反一元,此名归元工夫,但是此一元不能留住,反化于身,不养一阳,虽能延年,不得脱。

是故,心性修持到处,七魄各个自明,三魂亦各个恭敬,若汝失德,灵魂十人,即来怨骂,当常忸捏,常自检验,灵魂之臣,乃恕于汝,臣为君之师,君当敬臣而修学,君自有为而臣能有为,臣为之而君无所为,君不为事而天下事皆办,此乃德行之使然也。

腹内实有一窍,此窍奥妙,在两肾正中虚容以内,精气之乡,极其深幽,其间有一点天赋元阳,用此元阳能够掌控阴阳,能够提掣六合,此一阳乃为通天之本也,亦为此肉身之命元也。

一个邪人,所做更加险恶,所做浊劣越多,彼至将来,心趣正宗,必无上大心,必救人间无量众生离开极恶境地,同归无上大道,以是不需求架空正道世人,是故,欲学正道者,当修涵容心,莫堕争斗乡,恐坠存亡窟,一世争斗,百世难止,展转相报,名为循环,是故当知,灭邪亦是杀,心无有生,何有死杀?若心净已,必无杀心。

关关相递进,层层皆美满,

玉液炼形,天然之事也,洗练血肉骨髓,脏腑精元,亦要洗练,五脏当中,各藏其神,肺藏七魄,肝藏三魂,灵魂二气,一白一青,白有七性,青有三性,白魄各有性,以性而为名,青魂亦有性,各个有其名。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