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抚天下_第三十四章 位列京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可二云来信,却不但是为了请教,信的最后,提到如许一件事:皇上对这《旧五代史》编录,一向非常上心,故而二云早早手录一遍,献与了皇上。可没想过得几日,皇上诏二云前去,竟问起二云,为何金章宗之时,竟削去此书之位,仅列欧阴文忠公新史一书?二云一时不明其意,归家后细细看了,方知皇上意义。”

钱大昕道:“既然如此,这一番话就与你说了罢。伯元,你可知十六年前,我因何不再入仕,只是闲居家中,十年不再踏足都城?”

“我当然晓得了,并且我还传闻,翰林大考前几日,和中堂见过这位少詹事,想来是和中堂手眼通天,把大测验题预先奉告了他,皇上才取他做第一,要不然,哪有刚做了两年官,就做到四品的?你看旗人内里,如许的也没有几个啊?”

阮元想着,心中也感觉有些欣然,翰林这些同列,本来职位附近,品级不异,故而没有高低之分,能在学术上相知熟悉。可此番大考以后,大师官职垂垂有了差别,虽说翰林当中,大家职务近似,少有权柄轻重之分,可官职升迁并非只干系权柄,今后同列来往,薪俸高低,都会有所分歧。只怕今后同窗之间,也要垂垂生分了,想到这里,也不知今后该如何是好。

“以是,二云迟疑再三,只好弃车保帅。他和我说,他以后不久,便将初度辑出文稿毁去,重新编录了一份,此次便只好对薛史旧文,多有改易了,比方原文只要戎字,若指的是契丹,便直书契丹。就连‘犯’、‘寇’诸字,也只得改成‘入’、‘据’……二云也奉告于我,他所为此事,实在是无法之举,眼下考据大兴,古本优于今本之理,二云又如何不知?可为了《旧五代史》能留于后代,他不得不如此了……他说,这书已经失传了一次,他不想因为个别字句的违碍,让这书再失传第二次……”(按:《旧五代史》编录之初,于邵晋涵抄本中即有窜改,武英殿本更多。但改字的题目,已于民国之时,由学者陈垣加以修改。目前常见的《旧五代史》版本,已不存在这个题目。)

钱大昕不久以后,就分开了都城,而阮元也仍然谨慎行事,不与和珅一党来往。吴省兰多次邀他饮宴赴会,阮元均自婉拒。但话说返来,阮元毕竟在南书房要入值,还要筹办日讲起居注之事,本来也有这些有力的来由来回绝吴省兰。

阮元听着,已知钱大昕对本身这一年的行动实在颇不对劲,本身几篇文章,也确切是在一味奖饰乾隆,而忘了民生痛苦。想到这里,心中也自感觉非常忸捏,额头上汗水涔涔而下,道:“先生此言,门生记下了。不瞒先生,门生之前文章,确是……确是只想着皇上恩德,却忘了天下之事,这件事,原是门生思虑不周,还请先生包涵。”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