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南北朝_第二章 云梦师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回禀师公,大师兄已经习毕九九八十一招剑式。”一名白衣侍童躬身执手禀礼而道,他边幅清俊,偶有几分稚色,但行事却极其端庄稳妥,揣其春秋约为十一2、三。

脑海中刹时闪现出一只不幸的小白兔,正孤苦无依四周驰驱,明显是无家可归,正如丢失在爱情中的人,惘惘心无所依。

我悄悄一番唏嘘。想起师父伟岸的身影和现在那超脱世俗、了结尘凡的神仙表情,却不知本来师父也曾这般踟躇于人间七情。

传闻师祖那一代为遴选修文撰书的弟子,曾摆下擂台,师父和他的师兄弟们一番舞文弄墨,一时骚柔之气晕染,鬼谷洞内自此多了很多刻满笔墨的竹简。常常我撰书撰的文思干枯之时,便会去师父那边捧几打书柬返来品读。说是品读,实在更多的是看热烈。师父师叔师伯们留下的文章,或为澎湃大气、直抒胸臆的诗词歌赋,或为言谈利弊、运筹帷幄的典范策论。这些文章凡是流诸于世的,都被当代贵爵将相奉为文籍,一一品读。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汉一统近五百年,想是现在又到了合久必分的时候。”墨衣少年神情平静,恭谦而回。

衣不如新,

白衣侍童亦躬身而道:“恭喜师公,恭喜大师兄!”

话说这修文撰书但是我鬼谷门派一脉相承的风俗。鬼谷弟子浩繁,且个个文韬武略,无所不能。而这修书撰文倒是此中极其首要的一项,只要文笔绝佳而丰度皆为上品的弟子才气当此重担。

墨衣少年面露微喜之色,俊雅的脸廓风采奕奕,叩首而道:“徒儿谢过师父,定当不忘师命。”

我又惊又喜,自此便经常出入鬼谷洞的藏书阁。

“只是……”墨衣少年欲言又止,神采犹疑。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休咎、有无,皆相生相克,亦相互转化。人道、天道,亦是如此。”墨衣弟子仍不慌稳定,挺身跪立而言。

但这些都不是我所中意的,我所看重的便是那藏于堆积如山的些许“酸诗”。我常常觉得,像师父那一辈的鬼谷弟子,必是不懂风月更不知春思为何物的老古玩。不想半年前,我一时髦起,竟想做一名博览群书、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多才女子,便经常去藏书阁中翻阅本籍典范。不经意间竟发明鬼谷洞中竟藏了很多师叔师伯一辈留下的骚柔情诗。

座下一身着墨黑长袍的弟子正舞剑翻飞于瑶池之上,剑之所指,皆入迷入化,气韵神诡而清盈、锋利而随性。

一日,我顺手拿起一捧竹简读了起来:

异化着澎湃的瑰丽剑气漫向云梦山颠四周,一阵冷风而过,清爽之气穿过山林。飞鸟枕之栖息于巢穴,走兽亦缠绵眷恋于山川之间。

一年前。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