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世唐皇_第十七章 李渊献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幸在他还将来得及开口,裴矩就已抢先出言:“陛下不成!我朝虽有禁甲之令,但是现在乡间藏甲者,大多都在处所根深蒂固,有坞堡为据。一旦大范围强征,只恐官方动乱。一旦乱起,恐损我朝征辽之策。”

他知自家这位姨表兄弟,才气也很不俗。

即便朝中颁布了禁甲令,严禁墨甲买卖,也未能将这数字降落多少。

杨广楞了楞,随后便眸光森然的谛视着裴蕴,眸光明灭。

众所周知,汉晋时的造甲之术,远胜当今,

段文振凝神道:“据臣所知,汉晋边军之甲,大多都为抵抗匈奴鲜卑而造,战力强大,用料实足。虽是年代长远,可只需零件未曾磨损太重,那就只需略加补葺改革,便可用于辽东之战。”

很久以后,裴蕴才摸索着扣问:“可否从北地边军,调用部分?”

在殿中诸多众臣,要说用兵之能,就只要裴矩,宇文述,段文振这三人,能够当得起‘兵法大师’这二字了。

“三十万?”

诸臣闻言,不由再一次面面相觑。

“不成!”

“哦?”

杨广闻言,不由眉头深锁,他明白段文振的意义。现在大隋府军的墨甲,确有六成是在灭陈之前锻造。

李渊说到此处,果见在场诸臣,除裴矩,樊子盖与段文振三人以外,都眼现错愕之色。

他气味不由一窒,忙止住了言语:“现在我大隋库中,可有充足的墨甲更替?”

段文振的神采无法:“但是要将这百万雄师换装,另有十七万具的缺口。”

杨广无法,又欲问苏威,后者却也是一脸的难堪之色。

裴蕴让天子垂问这两位,难道是自找霉头?

兵部尚书段文振,更是朝中柱梁,大隋定海神针。开皇年间,段文振奉先皇之命,以行军总管之职统帅雄师,大败突厥达头可汗,斩获无数。

杨广惊奇的随名誉去,随后就眼现等候之色:“叔德有何良策,可说来听听。”

“别的另有一事!”

“而朝廷如以征辽为名,将强征与赎买二策并行。以高出时价两成的代价,向官方收买。那么以臣估计,起码可从官方收得墨甲七万尊以上!”

可段文振反对征讨高句丽,屡劝天子而帝不从,裴矩也曾力谏天子亲征,这是众所周知之事。

这意味着一旦入冬,他们带入辽东的这些甲具,都将成为只能看不能用的废料。

段文振手持玉圭,神采寂然:“可臣恐辽东粮道,不能供应百万之军。特别十月以后,北方河道大半封冻。故而此次征辽之战,必须在入冬之前告终。渡辽水之军,毫不得超出五十万,渡浿江(鸭绿江古称)者,也当以三十万军为好。”

可杨广随即就如有所思,唇角浮起了一丝莫名笑意:“御史大夫之言,大有事理。伯通(宇文述字),弘大(裴矩字),另有段爱卿,不知三位,可有言以教我?”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