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儿不为奴_第八章 逃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闻言,胡老迈倒是神情一变,旋即点头,甚么也不说,回身就出了棚子,其他男人们神采也都有异,看周士相的目光含有几分抱怨。

周士相觉得本身说错了甚么话,一时不知所措,愣在那边。

丝!

孝,天下第一孝!

又道那鞑子为何如此正视逃人,究其启事,还不是这逃人乃那些满洲主子的命根子,主子们都希冀着这些旗下奴替他们耕作出产,若旗下奴都逃了,主子们谁来赡养?

“不说这些了,一说我这心就堵得短长,当年我兄弟三人一块保着老娘南逃,成果老娘和二弟、三弟都死在半路,就我一个活着,唉!....这仇,我怕是报不了了。”

想到死在南逃路上的老娘和兄弟,胡老迈忍不住打断了宋襄公,破口痛骂道:“狗日的逃人法,为了拿我们归去做奴,鞑子杀得人比逃人还多!”

巡抚和王爷都因逃人的事落得如此了局,其他官员那里还敢怠慢,不为别的,只为自家性命也要将境内逃人和勇于窝藏之人尽数捕拿,不然,天晓得摄政王爷会不会也盯上本身的脑袋。在此景象下,近似胡老迈普通的逃人处境当真是苦不堪言,胜利逃脱幸存下来的十不存一,大多不是半路被抓住遣回做奴累死,就是因为抵挡而被清兵宰杀。

如此重压之下,各地官府便不敢再怠慢逃人的事,凡是境内有逃人的,一概是捕了往北遣返,为此捕杀窝藏百姓数以十万计,管你是父藏子还是子藏父,又或是夫藏妻、妻藏夫,那是逮住就杀,人头一砍一大片,当真是罔顾嫡亲,惨绝人寰!

一投闯,二投明,三投清,复而再投明,继而再为匪,如何算,这宋襄公的脑袋上都脱不了一顶“三姓家奴”的帽子。观其经历,也可谓是前无前人,后无来者,当真叫人“刮目相看”得很。

周士相不敢暴露半分瞧不起宋襄公的模样,还很识相的替正羞燥不已的宋襄公解了围,身子微欠,道:“还请先生替我先容其他几位豪杰。”

胡老迈也不知是用心而为,还是天生粗暴,浑然没有重视到宋襄公别扭样,说话的声音很大,说完以后,还洋洋对劲的向周士相道:“没骗你吧,我们宋先生确是做过知县老爷的,若不是老王爷不幸罹难,说不得这会宋先生还在哪个府做着府尊呢。”(作者注:李成栋身后,南明永历朝廷追赠其为“宁夏王”)

逃人?

“噢!”

宋襄公语气有些沉重,他道:“当年胡老迈带着他娘和兄弟南逃,路上鞑子盘问得紧,他们便躲进了山里,可身上一口吃的都没有,老娘饿得实在不可,兄弟三人便分头出山找粮。哪想老2、老三叫清兵给发明了,兄弟二人死也不肯被捉归去当奴,便和清兵冒死,成果都叫杀了。胡老迈一人逃返来后,不敢奉告老娘真相,老娘又饿得只剩一口气,一狠心便咬牙拿石头砸断了本身的胳膊,寻了口山里人丢弃的锅,熬了肉汤让他娘吃,他娘吃后没多久就咽了气。”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