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儿不为奴_第三十三章 解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终究,在胡老迈的再次点头下,世人分歧同意拿出一半的银子用来招兵买马,其他的则临时由宋襄公同一保管,比及局面安宁下来再行分发。

“本官鄙人,被朝廷委任为罗定知州一职,身为此地父母,本官上任以后自应保境安民,然面前有一事却急需诸位襄助,却不知诸位可否为本官解忧?”

为了让招兵显得正式些,百姓们佩服,周士相又叫人取来几件下午由那些妇人洗净并缝好的礼服让赵四海他们穿了,如此一来,看着便真像是明军了。

周士相又以宋襄公的名义,叮咛小吏将城中士绅大户全都请到衙门来,筹办和他们谈谈捐款捐粮的事。

剩下一个赵家则是祖上曾出过六部侍郎,虽说厥后家道式微,但那侍郎祖宗在时却大量在故乡置地,成果就让赵家成了罗定最大的地主,城外良田差未几有一半是他家的。

人来时已经入夜,不过宋襄公还是是在衙门正堂召见他们。因事前周士相叫陆长远说得明白,如果人来不齐就唯他是问,故而六家俱是到全,无一人漏了。

另一个是做布料买卖的杨家,论家财倒是比不上林家,不过他家人丁多,老长幼少有近百口人,是当之无愧的罗定第一大户。

另有一个做过明朝江西吉安知县的郭学清,倒是没有骨气降了清,现在已高升九江知府,其在罗定的家人也多数伴同上任去了。别的城中便是包含陆长远等在州衙办事的几个秀才,共有七人。

可持续生长这个观点葛五他们必定是没法了解的,不过兵马越多,能打的地盘就越多,地盘多了,能招来的兵也就多,到时候自家兵强马壮的,就不必担忧抢来的银子叫清军再抢去,这等粗浅事理他们还是明白的。

“我等见过宋大人(周将军)!”

世人上前齐齐给宋襄公作了一辑,又冲周士相行了一礼,而后站在那等着宋襄公发话。

凡大户人家,必有士绅,所谓士绅,便是有功名在身的人。非论明清,对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都是赐与虐待,免其赋税,官方更有投献大量地盘以避税的做法,故而一旦考取功名,贫民也变富人,时候一久,自但是然就成大户人家了。一样的事理,大户人家如果后辈中没人考取功名,时候久了,多数也会式微,故而能成大户的人家对后辈读书格外上心。

罗定州虽是广东的直隶州,可地处粤西,与广西交界,人文学风不比粤东的广州等地,是以州中有功名的读书人较少,尚存的大户人家更是少得不幸。几年战乱下来,现在城中称得上大户的只要六家。

这六家中,有功名、出过仕的有三家,别离是做过明朝南京工部主事的齐元泰齐家,做太短折弘光朝行人司行走的吴庆德吴家,曾为淮安府通判的张昌全张家。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