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_第六十八章 国士无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就在客岁也就是弘治五年,朝中产生了一件大事。八月,内阁首辅易主。在内阁任职十八载的政坛不倒翁刘吉刘阁老致仕,徐溥徐阁老天然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被陛下委任为新首辅。

最较着的就是县试、府试、院试三场初级测验了。因为这三场测验是不糊名的,那些世家大族的后辈就占有了相称大的上风。只要他们作的文章不是太差,上榜就不是甚么题目。当然,如果碰到刚正不阿的考官,也会偶有马失前蹄的环境,但那毕竟是少数。

诗会上他们都顾及着仪态,底子吃不到甚么东西,饿了一天面对一桌甘旨适口的饭菜天然都是狼吞虎咽了起来。

隋炀帝大业元年创建科举轨制以来,近千年的生长使其构成了一套完美的体系。相较于九品中正制,科举天然更公允,但毫不是说它没有空子可钻。如果说九品中正几近堵死的豪门后辈的上升门路,科举便给他们开了一扇窗,但也仅仅是一扇窗罢了。

“这位陈提学之前从未在六部谋过要职,陛下却毫不踌躇的委任他为浙江提学官。你们可知为何?那是因为他是徐阁老的人。陛下对徐阁老极其恩宠,天然也信赖徐阁老推举出的人。”

尸位素餐久了,刘吉不免会遭到言官弹劾。不过此君脸皮充足厚,就全当作没闻声。“刘棉花”的外号也就是以而来,这位刘阁老也实在是太耐弹劾了......

“你慢些吃,又没人跟你抢......”

但赏识归赏识,弘治陛下对刘吉的为人还是看的很准的,在徐溥熬够了资格后,他还是一手促进内阁首辅的瓜代。

科举的难不是难在八股文章、儒家经义,而是难在情面油滑、难在盘根错节的干系网。

转眼的工夫,王守文便将一盘蒸饺吃了大半,直是叫谢慎哭笑不得。

王守文好不轻易就着茶水咽下包子,一拍桌案道:“慎贤弟这话是甚么意义,莫不是不信赖王某?”稍顿了半晌,王守文持续说道:“别的事情我不敢说,可这朝中官员的经历我还是说的上一二的。家父与徐阁老也算交好,在京师的时候亲耳听徐阁老提起过这位陈提学。”

王守文吃归吃,可却不忘调侃一番陈方垠陈垂白叟。

上行下效,内阁的阁老、六部的大员们天然也就不如何情愿做实事。故而当时便有“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的说法。

后代人们提到弘治三阁老,都会说李东阳、谢迁、刘健如何如何。说到弘治三君子,都会说刘大夏、马文升、王恕如何如何。但以谢慎明史研讨生的专业目光看,徐溥涓滴不比以上那六位差。

小萝莉将饭菜端上摆好,几个少年便围坐一桌吃了起来。

谢慎点了点头,心中颇是有些冲动。在弘治朝提及徐阁老,天然就是在说一代名臣徐溥了。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