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_第九十五章 新鲜出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氏因为大儿子丢了,对于接办茶肆的事只得临时放下,周氏感觉买卖已经归了家里,那她没事理去管,这一来茶肆那边便呈现无人顾问的状况。

作坊范围不大,两个印书的徒弟加上两个帮工,一共四小我,先要印的说本是《说岳全传》和《童林传》,选用铜活字,两本书的第一册都印一百五十页。沈溪看过样稿,字体太大,句里行间没有标点标记,读起来非常拗口。

颠末这段时候的查缺补漏,刊印说本的东西质料终究筹办齐备,这年初要印甚么书,不消找甚么部分考核,乃至连去官府报备都不需求。

沈溪固然晓得中国早从先秦期间就已经有标点标记了,但一向没有同一标准,同时也没有应用的风俗,绝大多数古籍都是没有标点标记,只能通过语感、语气助词、语法布局等断句。

韩五爷一听这话有些急了,从速道:“沈夫人,您不但要难煞我,还要折煞我。我就是个平话的,这茶肆的掌柜,但是千万做不得的。小掌柜呢?怎不见他,小掌柜常日里最有主张。”

前次开茶肆,沈溪跟沈明钧出去,常常需求沈溪出面说和,可此次开印刷作坊,有能言会道的惠娘出面,沈溪就只需求跟在屁股前面当个小主子就行了。

前后不过三天,事情就差未几全搞定了,这天把统统措置好惠娘和沈溪回到药铺跟周氏一说,周氏大为惊奇,没推测重买卖筹办这么快。

按照沈溪所知,明朝中叶,因为贸易、手产业的繁华及社会文明的生长,官方对册本的需求量大增,从而促进了印刷业的生长,南京、杭州、姑苏以及闽北建阳等地充满着大量印刷作坊。

上面的伴计固然每天人为很多,但以往沈明钧感觉伴计做得累,总会发一些安抚性子的“勤工奖”,这也是沈溪提出来让伴计做事有动力的体例。

周氏非常活力,之前丈夫老是借口做工太忙没时候返来陪她,现在为了别人的事情连工都不做,更是把家丢在一边。

夜深人静周氏带两个小的归去,惠娘也没心机出去送送,周氏回到家连说惠娘魔障了,沈溪听了笑而不语。

在茶肆里,沈溪这个小掌柜还是很得民气的,连韩五爷如许人老成精的人也佩服沈溪的智计。

此时的雕版印刷技术已经生长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木活字、铜活字也获得遍及利用,同时一种横平竖直、横轻竖重、字形刚正的字体,遍及利用于印刷,这就是后代所称的宋体字。

有了沈溪的话,韩五爷感觉仿佛是这么回事。

这年初印书大多是经史子集及医书等“教科书”,小说毕竟是给贩子之人看的,语段之间没有间隔会带来听读停滞,影响故事的可读性。

以后几天,沈明钧都没回过家,毕竟兄长失落,他担忧的同时还要安抚老娘。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