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四当官_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妻荫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事关柱子能不能赚着钱,幺妹儿下认识问:“那咋办?”

有没有人管着永祥,琴儿不感兴趣,只晓得永祥现现在真飞黄腾达了,想到柱子和铁锁也是把总,禁不住问:“二爷,那柱子和铁锁呢,他俩的差事咋样?”

“渐渐来,总有他们出头的那一天。”看着幺妹儿焦心的模样,费二爷又笑道:“你就别为他俩担忧了,他俩本就是吃衙门饭的,上阵兵戈不必然行,但干现现在这差事能够说是得心应手。”

“就是官拜武英殿大学士,历任过兵部尚书、户部尚书、工部尚书的卓秉恬卓中堂。他白叟家跟我们乃同亲,是我们四川百十年来官做得最大的人!”想到卓中堂年龄已高不再过问朝中的事,费二爷话锋一转:“这一带官气最旺,不晓得出过多少位主考官,以是这一带的房租也是最贵的。”

俗话说客随主便,见永祥的家人也跟着来了,还雇了两顶肩舆,琴儿只能让幺妹儿清算行李,叫上刚从会馆返来的费二爷一道搬。

……

“南营是做啥子的,南营不但要拱卫南城,还得保持治安,永祥身为统领南营的游击,部下没那么多兵行吗?”

这两天总关在堆栈里被关怕了的狗蛋,脚一着地就满院子撒欢儿。

“汛兵我晓得,一汛仿佛没几个兵。”琴儿喃喃地说。

“哪位卓中堂,我真不晓得。”

“阿谁把老是满人,这宅子仿佛是他祖上置的。嫂子,都城跟固安不一样,巡捕营跟河营也不大一样,巡捕营的把总霸道着呢。”

琴儿反应过来,骇怪地问:“二爷,您老是说全部南城全归永祥管?”

“街面上的事全归他管,但案子不归他断,汉人犯事交顺天府,满人犯事交八旗都统衙门,外务府的人犯事交外务府,宗室犯事交宗人府,如果既牵涉汉人也牵涉满人的案子,那就得好几个衙门一起审断。”费二爷想了想,又说道:“并且一样有人管着他,五城察院的巡城御史每天都在城里转悠,百姓如果有冤情也能够去五城察院递状子。”

“照理说他俩混了个肥缺,但天子脚下跟别的处所不一样,他俩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他俩的那些个部下十有八九会阳奉阴违,他俩管得那几条街上的百姓估计也不会把他俩当回事。”

“嫂子,我和铁锁明天要当值,先走一步,转头再来跟你细说。”

“在京里当差不比在巴县,今后很多留个心眼,多探听探听。”

“如履薄冰?”荣禄笑问道。

“感觉愧对韩志行?”

“你我沾祖上的光,只要走对了路,这宦途就算再不顺也比汉官特别像韩志行那样捐纳出身的汉官顺畅。别看他现现在已经是正五品同知,但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却比登天还难。这么说吧,正五品到从四品这道槛儿,古往今来不晓很多少文官没能迈畴昔。”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