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三国当谋士_第四十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至于袁术本人,于行兵兵戈一道,就是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名声不及其庶兄,空有嫡子血脉,然屠董董不灭,杀兄兄不死,本身倒是越打越今后缩去了。谁败了都去投他,却不是因他有仁德隽誉,而是知他毫不抉剔的好胃口。带着些一有不逮,就易溃思逃的败兵残将,又怎敌得过我等百战的精锐之师?必败无疑!””

不得不说,也就袁绍一派的人会有如此设法,实在太甜了。

没有人会思疑,在吕布在救驾后再立下归还玉玺的大功,大喜过望的天子刘协还会抠门到连个戋戋扬州刺史的官职都舍不得犒赏出去。

燕清笑道:“恰是!那遗落多时的国宝,也是时候完璧归赵了。”

在伐董联盟闭幕多时后,他当本身仍然如当时一呼百应,摆着盟主的谱,一厢甘心肠任命了被人誉具“冠世之懿、干时之量”的从兄袁遗来领受此位。

“光凭荆州刘表,徐州陶谦,南阳袁术,和固然极具将才、却初下青州,安身未稳之曹操,皆都不敷为惧。”

可他的死却成了根当之无愧的导.火索,乃至使得同期间产生的曹操以少胜多,一举安定兖州的黄巾之乱的庞大功劳都相形见绌,没那么亮眼了。

“现有鹬蚌相争,我等为何不做此渔人?急出兵,缓攻城,无妨在细阳静候佳音,等两边兵疲懒惰,两败俱伤,塑成乱局之际,再敏捷拔营出兵,一举拿下便可。”

可想而知,旁人还未决定究竟要不要趟这趟浑水,冒着获咎河北霸主袁绍的风险掠取地盘时,成果头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就是他的亲弟弟袁术,干脆就乐得在旁看笑话了。

“重光所言在理,”与他了解最久的贾诩最快平静下来,细忖半晌,凝眉道:“只是术善合纵连横,莫要掉以轻心。”

吕布这等粗人虽寻不出合适如‘齿如编贝,又若瓠犀’来描述所见的极致美景,也被晃得面前一花,内心似被猫爪悄悄挠了一下,莫名痒得短长。

贾诩与徐庶二人,越听越感心惊肉跳,若非亲耳听闻,又亲眼所见,怎会信赖这人间真有如此见微知著,可窥一斑而见全豹的鬼神莫测之能?

……

贾诩也皱眉,不甚附和志:“此时势势未明,怕是不宜妄动。”

吕布唔了一声,倒自个儿揣摩出了点花样来:“的确,留着可与绍换些赋税。”

虽于群雄并起的东汉末年,奉了朝廷旨意出任一州刺史,他却未创下任何亮眼功劳,也未曾有过不实在际的野心,庸庸碌碌的平生由疾病给平高山画上了停止符,以后也只在史册上留下如此寥寥几笔。

这话的结果不亚于石破天惊,吕布尚未开口,其他武将们就震惊地炸开了锅,也就贾诩和徐庶略微安静一点,可也一时没能跟上燕清腾跃过甚的思惟。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