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青少年智慧的150个创意故事_第27章 小处着手,精于细微 (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年后,父亲死了,儿子单独运营铜器店。他做过铜鼓、做过瑞士钟表上的簧片、做过奥运会的奖牌。他曾把一磅铜卖到3500美圆,这时他已是麦考尔公司的董事长了。

小石子里的创意

他做了大胆的假想:本身之前是做电话卡行买卖的,比较熟谙那些200卡的进货渠道和进货代价,200卡进货代价6折,内里卖8~9折,若本身进一批卡过来,遵循7折卖给那边的住户,一张面值30元的卡,进货代价18元,卖出去21元,每张赚3元,他们那边一共有150户,遵循每户每月用一张卡来计,如果本身能够完整占据这里的市场,则每月能够赚450块。如果操纵之前在公司上班的同事及朋友,让他们援助,小批量进货,如许他就不消很多钱便能够开端这项停业了。

这一看门体例的窜改,不但使哈同一天能多支出二三十元的外快,并且还给停业部管事留下一个聪明无能的好印象。因为,之前这位管事的办公室里,从早到晚老是挤满了客户,他们抢先恐后地谈买卖,吵得管事头晕目炫。俄然从某一天起,客商们次序井然地有进有出,并且几近统统大买卖都排在前头。管事开初颇感迷惑,特地抽暇去门口窥伺了一番,才知“本来如此”,不觉对哈同另眼相看:“这个犹太青年聪明无能,让他做看门人,岂不是大材小用!”

当排在前面的人提出诘责时,他就会用刚学的中国话说:“他的买卖比你们的告急。”

这之前,前来办事的只需和门卫打个号召就被放出来,这回哈同的事情体例窜改了。他在门口放了一本登记簿,来客一提要先登记,然后坐在门口的长凳上等待,按挨次进门。这下可把那些烟土商急坏了,因为他们急于将黑货脱手。有些机警的贩子,猜透了哈同的企图,便拿出1元钱,悄悄塞入哈同手中,哀告道:“我有急事,能不能通融一下?”哈同顿时到内里跑一趟,出来讲:“请进吧。”

又有一天,他去逛四周的超市,发明那边正在停止限时特卖活动,哈密瓜每斤1元,早熟梨每斤099元。他重视到菜市场的哈密瓜现在零售卖25~3元/斤,早熟梨卖2~25元/斤,他也看到他们小区的路口常常有人弄个板车在卖生果,就想,如果他能够把超市里的特价生果买归去在楼下路口遵循2元和18元的零售价去卖(时价25元和22元),在代价上顿时能够打败其他的敌手,并且还没有压货的风险,何况他还不消付运费。周边的三家大超市,几近每天都会有特卖活动。小伙子汇集好超市的这些促销讯息,到时去大量买进便能够了(超市固然限量每人不成超越5斤,但究竟上你多买些也没事)。就如许,他每天起码有10元到20元钱进账,并成为那条巷子里统统小贩的生果供应商。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