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重生妃仙_第17章 杨玉环之妃子无恨(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高力士上前奉迎道:“这匾额乃陛下亲手所书,观内安插也蒙陛下亲身过问。观主尽可放心住下,如有任何不对劲之处,尽可令人奉告老奴,老奴随时恭候调派。”

如果寿王真的离不了杨氏,只要到陛上面前陈词一番,陛下的心机也就歇了。如果他们的豪情并非那么情深意笃,陛下再赐给寿王高家贵女,以作赔偿,陛下对杨氏的这番情义也非不能全面。

抬轿的内侍技术很好,抬得稳稳铛铛的。玉环倒了一杯茶放在案几上,竟然没洒出一点来。可见这些人也是颠末细心甄选的。

唐明皇支出了充足的耐烦,直到五年后才让杨玉环下定决计跟他在一起。五年的时候,足以冷却一段旧的豪情,燃起一段新的豪情。

菡若,也就是玉环,哪是忍气吞声的脾气,当即辩驳道:“舞艺好不好,不是说出来的,是跳出来的。本观主也等候梅妃能让我面前一亮呢!”

唐明皇派高力士前来,可见对杨玉环的正视。只是此事不宜张扬,以是专门弄了个外边看起来浅显至极的肩舆。

明皇在本身的左下首第一个位置设结案几,给玉环用。其他妃嫔见她这么靠近明皇,心中都有些不满。

唐明皇固然内心惦记取杨玉环,但他可不是急不成耐的人。为了收成一份对劲的豪情,必必要细水长流地磨,磨到对方把本身放到内心了为止。

菡若的设法也很简朴。既来之,则安之。

杨玉环不掺杂政治,也没有交友名流雅士的爱好。既然是为明皇已故的生母窦太后修道祈福,她宿世的大部分时候都在道观里呆着,只偶尔被明皇唤出去走动下。过得非常清净。

李瑁不敢在扯着杨玉环不放手,又有些不甘,眼睛又红了。

这么没有血性的模样,还真不像李氏子孙,难怪陛下不喜好他呢!

宿世的杨玉环对唐明皇是有很深的豪情的,乃至比对李瑁的豪情还要深很多。菡若既然代替杨玉环活着,只要窜改她的结局便能够了,其他方面还是应当顺从她本来的人生轨迹。换个角度说,即便她想逃,也是逃不掉的。

玉环的寝卧与她在杨家做女儿时的闺阁毫无二致,可见明皇是没少操心的,这大抵也是他对她的表示吧。今后今后,她就是自在的了,与寿王再无干系。

梅妃气闷,这话说得仿佛本身跳得不好,只会说似的。不睬杨玉环了,回身向唐明皇道:“陛下,臣妾这就去筹办了。”然后退下。

高力士见了,心中一声感喟。陛下目光甚高,自武惠妃归天后,就落空了一个可心人。后宫粉黛三千,再也不能让他动心。固然他们一众臣子在官方给明皇网罗过一些美人,但都上不得台面。

想来陛下半生峥嵘,安定韦后、承平公主之乱,亲手初创一代乱世,可谓一代明君,年纪大了结没个可心的枕边人,也是凄惶。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