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董齐说这三样质料时,我心中便大抵有了几个恰当的人选。要说抓毒蛇当非“白氏三兄弟”莫属,这三人本籍会稽郡章安县,世代捕蛇为生,这三人自小随其父登山浏览,耳濡目染,深谙捕蛇之道;河豚比毒蛇易取,东吴之兵有的是打渔妙手,我且挑个手脚利落的便是;唯有鸠鸟最可贵,此鸟需到中原寻觅,数量希少,白天多不见于外,只夜间显迹于荒冢古墓,叫声凄厉。要猎杀此鸟必须是个眼疾胆小,弓马纯熟之人,这般一想,则王遵当仁不让是最好人选。
董齐笑着点点头,说:“好,好,我此行来,实在是要杀一小我,而这小我将是老夫这辈子最后一个目标,做完这笔买卖,我就要收山隐居了。”
董齐仿佛感觉本身有些语失,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他若命大,自能化险为夷,若天要亡他,则必死于我手。你也不必多问,老夫只是顺其天然罢了。”
他又用心带着轻松的语气,提及他那之前总挂在嘴边的那句口头禅,那句让我毕生难忘的口头禅:
固然我本人夙来佩服董齐的胆识更信赖他的暗害本领,但是这项堪比刺王杀驾的任务,的确必将登天!
我暗里召见这五小我,把事情原委大抵论述一遍,此行人均点头应允,低调出营,马上登程。
他就如许一言不发地与我并肩而行,我试着挽留他说:“周瑜非等闲之辈,府中又耳目浩繁,在我看来极难动手,何不就此作罢,安度暮年呢?”
我又探身问道:“董叔如何晓得得如此详细?”
我又问道:“既然如此,周公瑾恐怕是命不久矣,董叔何必急于这一时呢?”
经董齐这么一阐发,我听得是汗毛直立,如此隐蔽的刺杀体例,不但兵不血刃,又能满身而退,真是暗害的上乘之法。我虽一时想不通像他如许的一名七十多岁的老翁如何混进周都督府中,但既然董齐已作筹算,必是成竹在胸。恐怕周瑜真的是在灾害逃。
我猜想机会已到,既然已经满足了董齐,也该是时候,他跟我说说这项任务的委曲端。我遂顺水推舟地问道:“现在万事齐备,董叔可否跟我说说此行的目标了?”
董齐打包收起质料,再不像昔日避讳,反而饶有兴趣地答复说:“现在跟你说倒也无妨,归正此次但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凑了过来,非常高傲地说:“我受店主之托,要杀的人恰是你们东吴多数督周瑜周公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