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_第13章 有始览第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曰:六合有始,天微以成,地塞以形,六合合和,生之大经也。以寒暑日月日夜知之,以殊形殊能异宜说之。夫物合而成,离而生。知合知成,知离知生,则六合平矣。平也者,皆当察其情,处其形。

夫覆巢毁卵,则凤凰不至;刳兽食胎,则麒麟不来;干泽涸渔,则龟龙不往。物之从同,不成为记。子不遮乎亲,臣不遮乎君。君同则来,异则去。故君虽尊,以白为黑,臣不能听;父虽亲,以黑为白,子不能从。黄帝曰:“芒芒昧昧,因天之威,与元同气。”故曰同气贤於同义,同义贤於同力,同力贤於同居,同居贤於同名。帝者同气,王者同义,霸者同力,勤者同居则薄矣,亡者同名则觕矣。其智弥觕者,其所同弥觕;其智弥精者,其所同弥精。故凡企图不成不精。夫精,五帝三王之以是成也。成齐类同皆有合,故尧为善而众善至,桀为非而众非来。《商箴》云:“天降灾布祥,并有其职。”以言祸福人或召之也。故国乱非独乱也,又必召寇。独乱一定亡也,召寇则无以存矣。

六曰:尝试观上古记,三王之佐,其名无不荣者,实在无不安者,功大也。《诗》云:“有唵凄凄,兴云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三王之佐,皆能以公及其私矣。俗主之佐,其欲名实也,与三王之佐同,而其名无不辱者,实在无不危者,无公故也。皆患其身不贵於国也,而不患其主之不贵於天下也;皆患其家之不富也,而不患其国之不大也。此以是欲荣而愈辱,欲安而益危。安危荣辱之本在於主,主之本在於宗庙,宗庙之本在於民,民之治乱在於有司。《易》曰:“复自道,何其咎,吉。”以言本无异,则动卒有喜。今处官则荒乱,临财则贪得,列近则持谏,将众则罢怯,以此厚望於主,岂不难哉!

解在乎齐人之欲得金也,及秦墨者之相妒也,皆有所乎尤也。老聃则得之矣,若植木而立乎独,必分歧於俗,则何可扩矣。

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南风,南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飂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北风。

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风有八等,水有六川。

主贤世治,则贤者在上;主不肖世乱,则贤者鄙人。今周室既灭,而天子已绝。乱莫大於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残,不得歇息。今之世当之矣。故当今之世,求有道之士,则於四海以内,山谷当中,僻远幽闲之所,若此则幸於得之矣。得之,则何欲而不得?何为而不成?太公钓於滋泉,遭纣之世也,故文王得之而王。文王,千乘也;纣,天子也。天子失之,而千乘得之,知之与不知也。诸众齐民,不待知而使,不待礼而令。若夫有道之士,必礼必知,然后其智能可尽。解在乎胜书之说周公,可谓能听矣;齐桓公之见小臣稷,魏文侯之见田子方也,皆可谓能礼士矣。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