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_第2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郢州渔人掷网于汉水,至一潭底,举之觉重,得一石,长尺余,圆直如断椽,细视之,乃群小蛤,零次比拟,绸缪稳固。以物试抉其一端,得一书第,乃唐天宝年所造《金刚经》,题志甚详,字法奇古,其末云:“医博士摄比阳县令朱均施。”比阳乃唐州属邑。不知何年坠水中,首尾略无沾渍。为土豪李孝源所得,孝源素奉佛,宝藏其书,蛤筒复养之水中。客至欲见,则出以视之。孝源因感经像之胜异,施家财万余缗,写佛经一藏于郢州兴阳寺,特为严丽。

人有前知者,数十百千年龄皆能言之,梦寐亦或有之,以此知万事无不前定。予以谓不然,事非前定。方其知时,便是本日。中间年事,亦与此同时,元非前后。此理宛然,熟观之可谕。或谓:“苟能前知,事有倒霉者,可迁避之。”亦不然也。苟可迁避,则前知之时,已见所避之事;若不见所避之事,即非前知。

吴人郑夷甫,少年落第,有美才。嘉祐中,监高邮军税务,尝遇一方士,能推人死期,无不验者,令推其命,不过三十五岁。哀伤感慨,殆不成堪。人有劝其读《老》、《庄》以自广。久之,润州金山有一僧,端坐与人谈笑间,遂化去。夷甫闻之,喟然感喟曰:“既不得寿,得如此僧,复何憾哉!”乃从佛者授《首楞严经》,径迁吴中,岁余忽有所见,曰:“存亡之理,我知之矣。”遂豁然放怀,无复蒂芥。后调封州判官,预知死日,先期旬日,作书与交游亲戚叙诀,及次叙家事备尽。至期,沐浴换衣。公舍外有小园,面溪一亭洁饰。夷甫至其间,亲督人洒扫及焚香,挥手指画之间,耸然立化。家人奔出呼之,已立僵矣,亭亭如植木,一手犹作指画之状。郡守而下,少时皆至,士民观者如墙。明日,乃就敛。高邮崔伯易为墓志,略叙其事。予与夷甫远亲,知之甚详。士人中盖未曾有此事。

庐山承平观,乃九天采访使者祠,自唐开元中建立。元丰二年,羽士陶智仙营一舍,令门人陈若拙董作,发地忽得一瓶,封鐍甚固,破之,此中皆五色土,唯有一铜钱,文有“应元保运”四字。若拙得之,以归其师,不甚为异。至元丰四年,忽有诏进号九天采访使者为应元保运真君,遣内侍廖保持御书殿额赐之,乃与钱文符同。时知制诰熊本提举承平观,具闻其事,召本观主首,推诘其详,审其无伪,乃以其钱付廖维表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