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文豪崛起_006【穿越者的茫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而此时的大学讲师,每个月人为100元起步,传授级别的月薪更是好几百块。知识就是财产,这句话在民国表现得淋漓尽致。

周赫煊问:“出甚么事了?”

这是一个倒置吵嘴的混账社会!

但是讽刺的是,天津城的茶社买卖照做,喝茶打牌的并不比昔日少。戏园子里仍然喧哗热烈,台上咿咿呀呀的唱着,台下喝采声如雷的恭维。

因为张作霖正在攻打天津,日本人拉偏架帮手,冯玉祥的百姓军较着撑不住,城破只在朝夕之间。

周赫煊脑筋里存着鸵鸟心态,临时还不敢投身于期间大潮当中。做为借居在天津的小老百姓,他更直观的感受是――物价涨了!

仿佛大师对兵戈这类事,早已经习觉得常。

兵灾眼看就要来临,城里甚么东西都在涨价,很多市民早早就在家里屯粮屯水,以备各种不时之需。

……

现在上海的米价每斤才6分钱,京津地区的物价还要低20%,4―5分钱就能买一斤米。

1元钱的代价有多大?

周赫煊沉默,闻名的“三一八惨案”终究产生了。

周赫煊终究深切地了解到,为甚么民国时候会有那么多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地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只是想再造一个朗朗乾坤罢了。

这八个国度不但是抗议那么简朴,还把兵舰开到大沽口。

就拿大文豪鲁迅来讲,他1920年被拖欠三个月人为,1921年被拖欠半年人为,1922年又被拖欠三个月人为。鲁迅只能靠写文章和外出讲学赚外快,不然他在北平买屋子都买不起。

李寿民之前也在北平做小公事员,他闲谈时曾向周赫煊抱怨过,说当北洋当局的公事员没啥意义,干一年能拿到半年人为就算运气好。

周赫煊的《射雕豪杰传》,就是在这类环境下开端连载。

唉,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现在中国的热血青年们,或慷慨激昂的插手某个爱国个人,或投笔从戎带着抱负报效国度。但周赫煊做不到,因为他晓得将来的汗青走向,他不想掺杂出来,插手哪一边都有生命伤害。

第二天凌晨,周赫煊出门买了几份报纸,公然头条消息尽是三一八惨案,各大报纸全在抨击北洋当局。

……

周赫煊那七万多字的稿子,一下子就拿到70多元稿费,这让他的腰包终究鼓起来,不消担忧下个月的糊口费了。他给了周夫人10块大洋,算是这个月的饭钱,今后都在李寿民家蹭饭吃。

就凭发不出人为这件事,便可判定北洋当局迟早要垮台,太不靠谱了!

周赫煊思虑得越多,就愈发感到茫然,他找不到本身在这个期间的存在代价。

后代很多人恋慕民国糊口,崇拜鼓吹所谓的民国范儿。真让这些人回到民国去待上半年,估计都得挽起袖子骂娘。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