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童年_173、捏馅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进红灯笼天下的内里,每小我却先得穿上乌黑的烘焙工礼服,戴上高高的法国大厨的白帽子,仿佛美食天下的主宰,然后净手,然后密室吹风去尘,一身干净入饼房,开端我们手工制饼的人生体验。

不要觉得“人生体验”四个字用大了,小小馅饼不但支撑着鹭江道茶桌子半个多世纪的风景,并且笑傲大厦门伴手礼的半壁江山,而老茶客我年过六旬倒是头一回亲眼观赏这绵甜酥香的精灵的成型与出炉,更不要说亲手拿捏内馅与面团,一压、二压、三裹、四封口、五整形,浑然天成。固然束品与现场讲授的那位丰腴女导师的技法精要另有差异,但已经有模有样**不离十了!

馅饼体验室实施“谁制作,谁带走”的惠民政策,让馅饼爱好者既有平生第一回制作馅饼的亲历,又坐拥人生第一次吃本身亲手拿捏的馅饼的口福。趁着我们的馅饼进入电烤箱的时段,真的馅饼徒弟领着我们假的制饼男女进入厦门馅饼的“光阴隧道”,观光百年馅饼的前行萍踪,当发明一只1980的馅饼盒已经成为文物展品时,老厦门津津回味的已经不但仅是茶桌子上的馅饼春秋了……

“鼓浪屿馅饼博物馆”不在鼓浪屿,而在岛内的前埔,展馆的正面挂满了一排排红灯笼,构成了铺天盖地的灯笼幕墙,灯笼上抹着“茶”和“馅饼”的字样,显得喜气洋洋。

有一种旅游叫“产业旅游”,听上去硬邦邦的,切身材味,不但绵软,并且蛮有味道。吃了鸡蛋,再亲热拜见下蛋的母鸡,这何尝不是一件很欢愉的幽会?!

2016/4/28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