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虎_第四十七章 崇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类大明宦海的潜法则,天子实在心知肚明,但却无可何如。毕竟此举成例已久,并且每次每小我的晋升官职均有上限。那么,这小我多出的军功,天然被上官分润,这类做法在这些明朝将领眼中,实在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

见到这份祖大寿送来的斩首43名鞑子首级的奏章,兵部尚书张凤翼内心的欢乐无以复加,能够说,用快旱死的禾苗获得了一场及时雨来描述也不过。

特别是近段时候以来,从陕西流窜而出的流贼越来越猖獗,自客岁犯境山西,本年上半年,又侵掠残虐了全部北直隶的南半部,现在,又骚动南下入侵河南,固然朝廷于前段时候射杀了流寇总头子紫金梁王自用,但号称三十六营的流寇各部却并未遭到多大的丧失,仍旧与曹文诏、张应昌、左良玉、邓玘、倪宠、王朴等部明军,苦战于河南西部与北部。

张凤翼起家,发明本来老是一脸笑容的天子正浅笑地看着他,目光暖和而欣喜。

这封奏章送抵兵部时,兵部尚书张凤翼在兀自坐在书桌前发楞。

一脸伸展笑容的崇祯天子站起家来,又对张凤翼说道:“首级核实后,即速押往京师,朕要亲身去太庙告慰先人。”

这个年青人两边,各站了两名垂首侍立的寺人,他们谨慎翼翼地站立着,偶尔偷偷瞅一眼正全灌输浏览奏章的年青人。

紫禁城,东暖阁。

“张爱卿,何喜之有啊?”

张凤翼在位这几年,大明王朝每况愈下,先是流寇烧杀劫掠了凤阳祖陵,后是清军鞑子践踏了北京十三陵。《崇祯野获编》中记录,当崇祯九年清军掘掠了十三陵后,一名自称能望气观兴衰的羽士就曾跌足长叹:“哀哉我皇明,南北皇陵皆被贼掘,龙脉断矣,何故图存!”

“此人,当是不凡,将来如有机遇,还要让此人来京师,让朕见上一见方好。”天子心下悄悄沉吟。

现在祖大寿的这份报捷奏章,让倍受煎熬的张凤翼长长地出了口气。

用故蓟辽督师孙承宗的话说:“凤翼才鄙而怯,识暗而狡,工于趋利,巧于避患。”

四周一众寺人噤若寒蝉。

年青的天子没想到,因为他的心急反而办好事,本来各部明军之间,就是龃龉不竭,相互排挤,现在又有了朝廷派来的寺人当监军内官,使得局面更加崩坏。各部剿寇明军更加自保营私,避寇不战。用《明史》中的话说,就是“然群帅势相轧,又以中官监军,意弗善也。因而诸军皆无战心,尽壁河北,相互张望,莫利先入,故贼无所惮也。”

“禀陛下,恰是此人。”

张凤翼镇静地想起,当日大凌河败北后,祖大寿逃归锦州,朝廷一众言官舆情汹汹,定要将其定罪拿办。还是自已力排众议,极力向崇祯天子保下此人,方得以让祖大寿持续担负前锋营总兵之职。那么现在,祖大寿上报的这份军功中,很大一部分天然也要算在他头上,起码这份知人善任之功,倒是没跑的。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