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虎_第四十七章 崇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李啸等人正带着新兵们练习站军姿之时,祖大寿发给兵部的报捷文章,也终究到了朝廷兵部。

崇祯大笑,他来回走了几步,俄然想到了甚么,回身对张凤翼问道:“九苞,奏章中所说的阿谁李啸,但是前次所报的斩得鞑首六级的那人?”

一个身穿明黄龙袍,头戴铰金双龙翼善冠的年青人坐在盘龙宝座上,帮手捧一封奏章细心地看着,金丝楠木的雕龙桌案上,已读与未读的奏章均是堆积如山。

这名年青人,便是方才即位六年,时年23岁的崇祯天子。

崇祯天子,这位明王朝的末代统治者,面对全部中华大地上日渐腐败的局势,力不从心,又竭力挣扎。自即位以来,各地明军败北的动静纷沓传来,让他又气愤又痛心。年青的天子经常做一样的恶梦,那就是,自已身处一个庞大的旋涡之处,虽不断地奋力挣扎,却于事无补,终究被这个庞大的玄色旋涡越吸越深,直至淹没。

“此人,当是不凡,将来如有机遇,还要让此人来京师,让朕见上一见方好。”天子心下悄悄沉吟。

崇祯缓慢地翻看着,垂垂地,脸上严峻的神情开端伸展。

那是一种饱受压抑后,充分绽放的高兴。

他身边寺人们几近从未见他的笑容,相反,时不时要遭到气愤的天子劈脸盖脸的一顿痛骂。天子暴怒之时,寺人们更是诺诺唯唯,只得咬牙忍耐,让内心受伤的天子宣泄胸中郁结的肝火。

“恭喜皇上,道贺皇上,我辽东将士与鞑子田野苦战,大捷而归,全歼鞑子,共得鞑子首级43颗啊!”张凤翼手捧奏章,敏捷跪地施礼。

张凤翼,字九苞,代州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崇祯三年(1630)到崇祯九年(1936)任兵部尚书。是崇祯年间,兵部尚书在位最长的一名。

张凤翼削瘦的脸上,暴露了对劲的浅笑,他仿佛已看到了天子见到这份奏章时那龙颜大悦的欢乐模样。因而,他急不成待地将祖大寿的奏章揣在身上,便仓促进宫面见崇祯天子。

张凤翼镇静地想起,当日大凌河败北后,祖大寿逃归锦州,朝廷一众言官舆情汹汹,定要将其定罪拿办。还是自已力排众议,极力向崇祯天子保下此人,方得以让祖大寿持续担负前锋营总兵之职。那么现在,祖大寿上报的这份军功中,很大一部分天然也要算在他头上,起码这份知人善任之功,倒是没跑的。

“。。。。。。流贼显道神等据笴岚,四周剽掠,截杀百姓,官军剿之难平,山西之贼,迄不得平矣。。。。。。”

年青的天子没想到,因为他的心急反而办好事,本来各部明军之间,就是龃龉不竭,相互排挤,现在又有了朝廷派来的寺人当监军内官,使得局面更加崩坏。各部剿寇明军更加自保营私,避寇不战。用《明史》中的话说,就是“然群帅势相轧,又以中官监军,意弗善也。因而诸军皆无战心,尽壁河北,相互张望,莫利先入,故贼无所惮也。”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