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之虎_第一百零四章 鞑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而就在这八月初,后金二十来个马队在山西崞县掠获妇女小孩千余人,颠末代州城下,明军军士瞥见城下那些本身被掳的亲人,相互哀号甚久,城上的明军却不敢发一矢,任后金兵猖獗讽刺,安闲畴昔。崇祯天子厥后听到这个动静,气得直顿脚。

很快,金家庄堡内号角声连缀响起,多量的军兵涌上城头,开端鉴戒驻防。

在中军旗号的两边,别离有骑马的白摆牙喇兵10人,也就是俗称的白甲兵,后代满清的护虎帐军士,他们一色的如银般闪亮的涂白漆亮甲,头戴玄色暗盔,盔上高高红缨,背上有火炎边旗一杆。这些白甲,属于鞑子中精选出来的精锐,每个牛录才不过十几二十人。

鞑子阵后,则是被绑成一团,大家脸带哀思与麻痹色采的被掳百姓,这一千多人挨挨挤挤的踉跄前行,哭声震天。

未几时,李啸放下千里镜,脸上一脸沉峻。

这半个牛录的正蓝旗鞑子,之以是让跟役走在最火线,摆出前步后骑的架式,最首要的启事,就是一但碰到明军突袭,能够敏捷地当场摆成战阵。

甲胄齐备的李啸,在一众横行队员的簇拥下,快速登上堡楼望厅,随即搭起千里镜,向越行越近的鞑仔细心瞭望。

李啸明白他的意义。

引军开路的是,便是那半个正蓝旗的牛录兵力。

李啸的军情观察,非常精确。

而鞑子军阵的最火线,则是30多名跟役腰挎翎刀或梯刀,手持坚固的步弓,大家身挎两壶满满的箭袋,一壶轻箭,一壶破甲重箭,大多数辅兵没有着甲,身穿的战服混乱不堪,只要3个看似统领的壮达身穿了棉甲。

待鞑子走得近了,堡墙上的大家,都看清了鞑子步队的模样。

牛录额真,满语原意为大箭之主之意,为后金最根基的军事单位。在后金的军队中,军中兵士首要分为三个品级,守兵、步甲、马甲。浅显的满州男性,从十岁开端,每三年插手一次测验,达标便为守兵,接着是步甲,再后为马甲。马甲上为拨什库,以马甲内的优胜者选任,汉人称其为领催。拨什库上为代子,又称分得拨什库,就是后代满清的骁骑校。分得拨什库再往上则是牛录额真,便是后金一牛录三百兵之首。

见得这些被掳百姓的悲惨模样,站在城墙上旁观的军兵,无不肝火中烧。

在白摆牙喇兵前,是20多名骑马的马甲兵,排成较为稀少的一排,大家皆披铁甲暗盔,帽缨为玄色,手持虎枪或长柄虎刀,由两名壮达统领而行。

正因为见到这些鞑子的兵力与旗号分歧,李啸才一眼看出,这些人是外藩蒙古鞑子,当然,这些外蕃蒙古鞑子是哪一旗,之前属于甚么部落,这就不晓得了。

这每天亮方才放亮,飞鹞子轻骑们还将来得及放出堡外哨探,堡楼上的哨探卫兵,立即惊奇地发明,从南边来了数百名鞑子,正押着大群百姓沿着官道北返。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