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最强县太爷_第十四章 初见成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李唐点了点头,说道:“你跟户房司吏白水吉商讨一下,看看县衙保存的火耗平分摊冗赋有多少,这笔银钱先伶仃保存不要动用,本县有效处。”

“太招摇了,现在还不是时候!”

“是,小的记下了。”

李唐盘算主张,番笕本就是平常百姓常用之物,造价低,代价也低,浅显百姓都能够用得起。如果再弄得精美一些,还能够高价卖给士绅、官吏,赢利是没有题目的。

此时各地县衙征收夏税,都是持续履行一条鞭法,将各种什物赋税折分解银钱,此中县衙能够将此中的火耗银保存利用,还能够保存一部分分摊的冗赋。至于正役银,县衙能够留下的数额微乎其微,李唐也偶然再问了。

并且各个士绅家属也是盘根错节,到了现在已经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权势,让大明朝已经没有窜改近况的能够,起码在不突破现有均衡的前提下,是没有这个能够了。

“别的现在县衙的开支太大,府库内的赋税一旦支撑不到五天,就要当即向本县禀报。”

“还是做番笕吧!”

“好!”

想要酿酒赢利,现在机会不对,不但没有充沛的粮食可供酿酒,就算酿出来了,官方的需求也不会很大。毕竟饭都吃不饱,也不会有多少人想要喝酒的。

并且跟着各项事件的推动,赋税开支的速率也越来越快,李唐明白本身的赢利打算必必要提早实施了,不然就没有赋税支撑眼下的摊子。

李唐眉头舒展的点了点头,此时才蒲月中旬,也就是说,现在本技艺中的赋税就只能支撑半个月摆布的时候。

以是在挑选赢利手腕的时候,李唐也有些忧愁,本身晓得的赢利手腕有很多,但是目前这个阶段,仿佛又没有多少挑选。

李唐将这张纸卷起来,扑灭了火折子烧掉,然后暗道:“说干就干,时候不等人啊!”

来君诚遵循李唐的唆使,将这一个多月以来县衙的各项开支细心核算了一遍,此时县衙堆栈内的赋税已经耗损了大半,几万两银子、六万石粮食,这笔赋税的数额看上去很大,但是投入到全部昌化县的扶植中,仍然是远远不敷的。

“现在气力太小,冒然弄私盐无异于找死。炼铁的话也很难办,没有现成的铁矿,也没有专门的人才。并且就算是炼铁胜利了,想要变现也很难,恐怕全部琼州府也耗损不了多少铁。当然,等腾脱手来规复县衙的铁冶所,炼铁自用还是能够的。”

但是与海盐一样,想要安稳的以玻璃赢利,李唐本身的气力就必须达到必然的程度,起码要在琼州府范围内没法被撼动才行,不然就会成为别人眼中的肥肉,谁都想扑上来咬一口。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