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浮生记_第十八章.邀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汤公公纳妾,那但是大事,草率不得。周小白就与周桐一起前去金陵驰名的古坊斋花了一千两纹银买了一对宋朝官窑的宝瓶,又筹办了一对金元宝,还从自家店铺拿了五十匹上好的绸缎,这才仓促赶到了汤公公的府邸。

整整四天今后,周小白的脸上终究规复如初。去吃早餐的时候,周氏奉告他本日不消去府学了。本来是周家收到了请柬,这宴客的还不是普通人,乃是金陵镇守寺人汤公公。本日是汤公公娶第六房小妾的大好日子,便请了熟谙的人过府来热烈一番,周大仁和汤公公友情匪浅,天然也在受邀的人当中,只是周大仁尚未返来,周氏又不便前去,这个事情就落到了周小白的头上。

周小白凝神半晌缓缓吟道:本日百姓头上身,明朝天子脚下臣,红袍皆需青衫过,何必问我独一人?此诗一出,众官员皆是哈哈大笑,独一未曾笑的倒是何教谕。这首诗是周小白本身作的,意义固然浅近,但胜在诙谐风趣,倒是博得诸位大人的好感。那官员也是哈哈大笑,对何教谕道:“你的门生,倒是个可贵的聪明之人。”何教谕却没有搭腔,反对周小白道:“为臣之道不在于媚,而在于直,学问之道毁于嬉,而得于勤,你本日为了博得诸位在坐大人的好感,倒是健忘了君子本份。今后万不成如此。”这话呛得四周大人都愣住了笑,无何如教谕说的有理,又是本身教诲本身的门生,都不好多说甚么。

贞娘又道:“哥哥,你不是常常把你的蛋拿出来看看吗,本日也给我看看。”周小白忙说:“这怕不太好吧,你到底要看甚么?”贞娘瞥了一下嘴,似是不悦,指了指周小白的身上:“就是你常常拿出来看的,阿谁绿色的蛋啊。”周小白焕然大悟,从身上摸索出来乐知秋给他的那颗玉珠:“你说得是这个?”贞娘看了笑道:“对啊,这个玉蛋真标致。”周小白心想:感受这Y头挺聪明的,如何偶然候又如许笨,这放在21世纪,本身被卖了估计还要帮人估客数钱啊。周小白正色道:“这个不是玉蛋,是玉珠。”“玉珠?那珠这个字如何写?”“哦,珠是如许写的”

这几日陪着周小白最多的,便要数本身的mm贞娘了。每日里陪着哥哥在书房里读些书,周小白也会教习贞娘一些常用的笔墨,贞娘学的到也快,三日来竟然能看懂了百来个字。这把周小白吓到了,心想一个向来没读过书的Y头,竟然如此博闻强记,如果从小就培养,估计也是一个才女啊。

只是点点头,汤公公也没有再说甚么,转过身又和一众官员持续谈天去了。中间的下人便带着周小白去外边的桌上坐下了。这个可有讲究,能在府邸内里用饭的,都是些达官朱紫。周小白不过是一个秀才,以是只能安排到内里的桌子上去。当然了,如不是看在周大仁的面上,那连外边的桌子,周小白也是没有资格坐的。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