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案_第三十五章 宝船扬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一日,沈鉴和铁牛来到昆山点兵台。但见正中的旗舰长约数十丈,仿佛一座海岛,几近可把泰山装下。千人之众在船上来交常常,竟然毫不显得拥堵。矗立入云的桅杆顶端缚一面杏黄色大旗,鲜红的明字在青空中翻滚,引得无数海鸟回旋环绕。

当年燕军气势汹汹的闯进南京后,满朝公卿都被抓住,却唯独少了建文帝。有人说他遁入佛门,有人说他躲进深山,可更多的证据表白这位天子逃到了外洋。更糟糕的是,那方从秦始皇手中传播下来的传国玉玺还在他手里。有了玉玺,建文帝随时能够卷土重来。

往两边看,数百舰船向两边延伸开去,一眼望不到绝顶。波浪涌起,舰队纹丝不动,就像礁石般稳妥。

沈鉴问道:“那此次海内行动有甚么动静吗?”

从行宫出来时,沈鉴再次成为了钦使,和赵铁牛转而奔南京而去。

哈志诚道:“恰是。鄙人除了阿拉伯语外还晓得南洋七八种方言,可确保二位在外洋畅行无阻。别的……”

沈鉴、铁牛和哈志诚三人坐在一起,只见肥羊鲜鱼,各色珍果流水般端上桌来。铁牛咽了口唾沫道:“我说哈先生,照这么吃,我们能对峙到外洋吗?只怕没到福建就吃穷了吧?”

沈鉴道:“大明在外洋另有密探?”

一番折腾后,宴会是开不成了。世人提心吊胆回到本身的船舱,恐怕再产生甚么不测。

世人纷繁拊掌,正要举杯同庆时,俄然门外一阵大乱,一名浑身是血军士的冲进厅中,大喊道:“酒里有毒!”说罢翻身栽倒在地。

郑和想了想:“船上虽有很多奇珍奇宝,却没有哪样不能示人。此中独一能够称作奥妙的恐怕只要海图了。但海图备份多达十余卷,并且是半公开状况,刺客要它做甚么呢?”

因而天子宽大的说道:“算了,朕本来也不是找你筹议如何治国的。朕另有任务要交给你。”

他抬高声音:“我还卖力联络密探和谍报事情。”

有人说朱棣具有一半蒙古血缘,经常表示出对开疆拓土的巴望。出访西洋不过是把马变成船,将弓箭换作金银,目标是让帝国的版图拓展到大海彼端。

沈鉴问道:“哈先生是回回?”

沈鉴道:“花了多少钱我不清楚,不过倒是传闻南边有一半儿树木都被砍光了。”

这时四周礼炮齐发,两位寺人在一众将士的簇拥下徐行登上高台。正中心者身材魁伟,方面大耳,天然是三宝寺人郑和;他身边的乃是副使王景弘。

两人转头,但见一个文官模样的人:“见过二位大人,鄙人哈志诚,是你们的通事。”

天子仿佛能看破他的心机,笑道:“你觉得朕会让你找朱允炆吗?沈鉴,你把朕想得太小了。”

要晓得,出访西洋乃是永乐朝最大的盛举,每次出动大划子只上百余艘,带甲之士万余人。用以互换、犒赏的珠宝器物更是堆积如山。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