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人_第18章 胭脂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夜里李大伯和周氏带着李绮节、李昭节和李九冬在正房吃晚餐。家里人丁少,中秋团聚饭的大菜还没吃完,顿顿都是热的剩菜,排骨藕汤热了又热,藕块都快熬成粉了。

谁知一来二往,他那位同窗过足了瘾,并没有流连风月,杨天保倒是一次又一次故地重游,比同窗去得还勤。

杨天保的一名同窗早就敬慕顾乳母的干女儿们,死力撺掇杨天保陪他去胭脂街见地见地,杨天保推却不过,只得去了。

洗漱过后,李绮节披着一件沉香色棉绸对襟薄夹袄,坐在架子床栏边上,等宝珠把汤婆子罩在被子里,赶紧把冰冷的脚丫子伸出来,舒畅地直感喟,懒懒道:“把我那套直身衣裳清算出来,明早我要穿的。“

李绮节脸上不动声色,接过宝珠递到肘边的一盏泡橘茶,送到周氏跟前:“婶婶吃茶。“

曹氏和刘婆子上前,抱起两姐妹,送二人回房,世人各自回房歇下。

花娘们昼伏夜出,镇上的住民闻鸡起舞,忙繁忙碌,她们常常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家。漫冗长日,她们无所事事,攥一大把盐炒香瓜子,散着头发,趿拉着绣鞋,斜倚在窗前,一边嗑瓜子,一边看奔腾不息的江水,听船工们喷薄着力量的标语声,时不时呸呸几声,把沾着润湿口水的瓜子皮吐进大江里。

直身是男装,李绮节只要去镇上才会着男装打扮。

镇上沿河的处所临着渡口,渡口来往船只极多,船工海员和力夫都是靠力量用饭的,身边没有妇人筹划家业,钱钞来得快,花得也快。镇上垂垂鼓起一种专门靠服侍来往船工用饭的买卖行当――花娘。

到了夜里,老百姓们酣然入眠,花娘们开端迎来送往。她们梳起高髻,穿上光鲜衣裳,在脸上抹一层厚厚的铅粉胭脂,一张张粉脸涂得艳红乌黑,敞开衣衿,暴露半截乌黑酥胸,翻开楼上的轩窗,和漂流在江上的海员船工们调笑。

宝珠哼了一声,抢过葵扇,把青绿色的棕叶摇得噼里啪啦响,“蜜斯闻声太太的话了?您千万别在太太面前暴露形迹,不然我又得挨骂!“

宝珠悄悄抹了把汗,一径出了正院,找到躲在隔壁院墙下的李绮节,抱怨道:“三娘好狠的心,把我一小我丢在里头!“

宝珠收走面盆架上的铜盆,把李绮节脱下的外套搭在雕镂喜鹊红梅屏风上,手上的行动一顿:“三娘要出门?“

胭脂街是本地驰名的一条街巷,长街一面接岸,一面对河。沿河的那面修建了数座高雅的竹楼,楼下宽广,可供乌篷船出入。楼上桌椅床凳,软榻香案,一应具有,是住人的处所――住的人有些特别,无一例外满是花娘。

李绮节眸子一转,“这事家里人都晓得,就我一小我蒙在鼓里,与其看他们遮讳饰掩的,还不如干脆闹开了好。“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