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官人_第6章 选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明朝,布衣出身的皇后一点都不出奇——明朝的娘娘们,是真正的飞上枝头做凤凰。

渡口上人荒马乱的,孟春芳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里见过这个阵仗,内心又急又怕,要不是看到李绮节和船夫们打嘴仗,见到个熟人,她连投河的心机都有了。

几年下来,孟娘子把孟春芳调度得如同姣花软玉普通,皮肤白里透红,举止高雅文静,县里大家都夸。

桨声欸乃,乌篷船很快到了对岸,船夫搭上舢板,跳下渡船,把船绳系在岸边一块磨得光秃秃的大青石上。

“就是,爱坐不坐,船上的位子未几了,小相公出不起钱,还是抬抬贵脚,请下船罢!”

孟娘子自发女儿已经高人一等,不能和县里的那些粗蛮丫头相提并论,端起架子,不准孟春芳出门,也不准别家小娘子去找孟春芳说话。

李绮节不这么想,孟娘子固然有些刻薄,但是对一双后代非常慈爱,不会舍得把本身千辛万苦扶养长大的女儿送到别人家做主子。

李绮节不想自讨败兴,很少主动找孟春芳说话,两人固然是紧邻,实在陌生得很。

返来时气呼呼的,一点头车,骂道:“真没知己!全都趁机赚黑心钱!过江竟然要七百钱!”

孟春芳和李绮节依依道别,跟着妇人走了。

李绮节怕哥哥和人脱手,赶紧从承担里摸出一吊钱,在船夫们面前晃了晃:“谁出不起钱了?几位叔爷,这渡口的乌篷船多的是,不但单只你们几个能撑篙渡人。我们兄妹常常来往瑶江县城,随口往外这么一鼓吹,叔爷们的名声可就刺耳了,今后谁还肯坐你们的船过江?”

李家老宅的长工招财举着一支火把,挤出人群,吧嗒吧嗒跑到李子恒跟前:“店主娘在家等着呢。”

并且,明朝另有更加刻毒的殉葬轨制。

接下来各退一步,还价还价,最后说定过江一人五百钱。

船夫听李绮节说会为孟春芳付钱,这才收起舢板,船篙划开碧绿江浪,离了江岸。

这声音听着有些耳熟,李绮节翻开青花布帘,把灯笼往岸边一照。

一个头梳双螺髻,身穿红绫袄、绿棉裙的小娘子站在岸边,怀里紧紧抱着一只灰布褡裢,瑟瑟颤栗。晕黄的灯光照在她脸上,映出一张哭花了妆容的脸。

殉葬轨制本是先秦时候的传统,到汉武帝时,这类蛮横的轨制已经根基拔除。直到明朝时,脾气暴烈的朱元璋再次重启殉葬轨制。他驾崩时,有将近四十个妃嫔被迫殉葬。他儿子朱棣死的时候,殉葬的妃嫔是三十多个。

孟春芳接过月饼,谨慎翼翼地啃了一口。她吃东西的姿势文雅,行动安闲,每一口咬下来的分量几近是切确算过的,一点未几,一点很多,手里还拿绢子接着月饼掉下来的细渣,不会弄脏衣裙。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