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_第四十六章 今非昔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而南明现在的局面跟蜀汉何其类似,乃至还要更差一些。

...

或许是因为关中或者长安在汗青上的形象过于光辉了,让朱由榔老是不自发的代入。

孙传庭养一只秦军恨不得裤裆掏钱,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养的起三千人。

汉中间隔四川并不远,如果夺了汉中,进一步谋取关中或许也是个挑选?

是以老翁他们才想着举族当兵。

既然聊到了诸葛亮,朱由榔本能的想到汉中。

诸葛亮近乎是一个完人。

...

失了荆州后蜀汉缺粮少钱,就根基没有争夺天下的本钱了。前面诸葛亮数次北伐,做的统统尽力也只是尽人事听天命,更多的是孤愤无法。

篡夺湖广后顺长江而下取江南诸地才是上策。

谁料李定国苦笑道:“陛下,东虏在汉中布有重兵。伪川陕总督李国英把最精锐的军队都囤积于此,怕是不好攻打。再说即便打下汉中,山路崎岖也难大肆打击关中。粮草补给是个大题目,沿途运输耗损太大。”

别说和曹魏比了,就是和孙吴都比不了。

在这个时空朱由榔但愿本身能够缔造出一些分歧来。

两权相害取其轻,他们做了最实际的挑选。

内修外攘,固政安邦。上报国度,下安黎庶。

...

张献忠、李自成都是关中人,李定国天然也不例外。

朱由榔单手攥着马缰,一手执鞭指导火线道:“晋王,成败在此一搏了。这一战必须胜!”

北伐雄师的粮草是定额分派的,多加上几百人还好说,如果加上几千上万人,必然会加快粮草的耗损,这会增加攻打重庆的风险。

对大明来讲已经没有甚么可输的了。

这还不能申明题目吗?

李定国本就是关中人,天然不会用心贬低本身的故乡。连他都这么说,证明关中确切没有太大的代价了。

毕竟求生是人的本能。

如许即便是有人想要来拉壮丁、夫役、夫子,也得好好衡量衡量。

...

...

相反南边都是蛮荒之地,远不是明朝时天下繁华地点。

“晋王,如果将来要取汉中的话你感觉有多少胜算?”

这类环境下关中的计谋意义天然很大,无数想要定鼎中原的政权都把篡夺关中看作是甲等大事。

稍顿了顿,李定国叹道:“关中今非昔比了。以往是得关中者得天下,现在的关中反倒是个拖累。”

但正因为他是一个完人,未能北定中原兴复汉室就显得那么惨淡那么悲怆。

朱由榔对诸葛亮还是很推许的。

明末时关中真的穷的掘地三尺都掘不出钱了啊。

还是那句话,救十人百人不如救世人天下人。

到了明末,关中就更萧瑟了。

匹夫一怒,流血十步。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