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英豪传_第十二章 乱兵来了,是战是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果在后代,这些为外族交战的汉人恐怕要被称之为“汉奸”。但阿谁时候却没有这个称呼,精确地说,人们并不把他们当作“汉奸”来对待。

裴青比较工于心计,手中一柄狼牙棒,也很有些工夫;石德广则射得一手好箭,一杆长枪却比较平常。

望着越来越近的道观,裴青用马鞭悄悄抽打着靴子,眯着眼睛说道:“趁着天还亮,清算了那些灾黎,我们就在道观里住下。”

一行人马来得并不急,山路比较狭小,又有一层厚雪。来人估计也是怕滑,掉退路旁的沟里。

也是啊,十一个全部武装、穷凶极恶的乱兵,要对于几十个只会回身逃命的灾黎,确切不需求更多的人手了。

且放下这些感慨和群情,再说裴青和石德广,留下五六个兵卒在山下看押俘虏,自带着九名部下昂然上山。

他们想得挺好,道观虽破,却也能遮风挡雨,临时落脚安息。然后再逼着俘虏砍木立寨,强拉精干扩大部伍。将来或是占山为王、劫夺抢掳;或是看准情势,投奔强主,都不失繁华安闲,更胜似给贪鄙无胆的孙正忠当狗。

在山东华北的金国军队,抵挡不住蒙军打击,被击败后沦为乱军。乱军如匪,所过之处也是劫掠烧杀。

门敞开着,寒气劈面而来。入眼的是乱哄哄的灾黎,或提或背着东西,惊叫慌乱地奔那墙缺口而去。

自靖康之变宋室南迁,中原沦于金人已八十余年,而后代东北三省沦于日寇又有多少年。与其苛责沦亡区的百姓不思故国,甘为统治,倒不如指责那弃民不顾,又不思规复,只知偏安吃苦的宋室朝廷。

比如蒙古军南下,是以劫夺粉碎为主。铁骑所到之处,“群众殛毙几尽,金帛后代,牛羊马畜,皆囊括而去,屋庐焚毁,城郭丘墟”。

义兵和强盗也是如此,规律严明的步队,或者是劫富济贫、不伤布衣的豪杰,那是少之又少。

“大哥看得远,谋得深。”石德广向着裴青点赞一个,说道:“若还跟着孙正忠那老匹夫,我们兄弟何时能有出头之地?老匹夫气度局促,又贪鄙财帛,小弟早就受够了。”

“大哥所言极是。”石德广连连点头,一副钦服备至的模样。

而在当时,蒙军在中原掳掠烧杀,金军败逃,很多处所都闪现出真空状况,两河、山东地区更是一片混乱。

望着逐步靠近的人马,孟九成冷静地数着。一个,两个,三个……数到十一时戛但是止。再看了一会儿,终是没有看到前面还跟着的。

一伙乱兵不慌不忙地上山,在他们看来,占有道观、劫夺灾黎如探囊取物般轻易,却不知孟九成等人正在严峻的安插,要给他们以迎头痛击。

乱世民气变,不管“刁悍者或滑头者,莫不掀起叛金活动”,不但乱兵、盗贼满野,本地土豪、地主也自相连合,构造武装力量,以求自保。以是,裴青、石德广也不过是在乱世中生出野心的一例罢了。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