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_第120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初阳欲辞不能,唯有相随而去。绕过街角有一宗祠别具一格,匾额上书:共祖祠,想来非是一家一姓之用。见初阳谛视此匾如有所思,余氏于旁释疑道:“昔日远祖数十人皆为异姓,约为兄弟共守不去以待宝船复归。然久无消息、年事渐高而子孙渐长,不得已以神州为共祖而行祭奠之礼,此处恰是因此得名。”

“本来如此。我欲往书院一观,可有不便之处?”初阳立足不前,多有神驰之色。

“无妨。我等方要于炙热之地逗留些光阴,世叔尽可渐渐将所需之物备齐再行上路。何况我稍通神通略知医道,虽不能夸口其他,想来欲要安然保全一族性命应可安闲。”初阳不急不躁,缓缓说来,腔调让人听来莫名地放心。

绕过此处,厥后却多有外族册本,笔墨各别,或以羊皮纸记之,或以牛皮纸记事,其旁多有注释译本,颇得信达雅之真谛,更与神州传播多有分歧,让人大开眼界。由此可见神州宽大之胸怀不会因时因地而有所差别,神州好学之赋性亦不会因时因地而有所窜改。

书阁居中之处,倒是一副江山地理图,由上可知大食、波斯、鞑靼等国安在,亦可查知太阳部族之地点,但是大宛、大月、大夏之地标注却有些稠浊,仿佛并未厘清。初阳不由出声叹道:“世叔想必策划已久,方能得此等舆图。如若将西域诸国所处之方位探明,只怕举族回迁之日就在面前。”

“如何不成。先祖曾言,所记必有错失疏漏,所书难入大师法眼,乃是一时权宜之计,他日若能重归故里当尽数焚化觉得祭告。何如我等淹留此地久不能偿其愿,本日初阳前来,恰好斧正一二,亦算稍安其心。”余氏右转而行,殊无异色;而随行别人或是暗自蹙眉,或是淡然相对,尽皆无语。

悠长萦怀之想顷刻便要成真,余氏亦不免失态,呆立半晌方才出声道:“初阳姊妹跨海而来必非常人,若能同业自是求之不得。只是族中犹稀有只商队在外未归,先祖骸骨不成独留此处,而归迁途中所需食宿坐骑亦要一一备齐,可否多容留一些光阴觉得筹办?”

当日宴开长街,不分男女不分老幼,尽皆同庆,欢声雷动,初阳英娘俱不能免俗。

独占为首之人强自欢笑道:“我等虽是未曾得见桑梓之地,然得见故里来客亦觉分外靠近,怎有责怪之心?余某忝为族长,正要接待一二,聊表寸心。”

余氏引领世人又往书院藏书阁而去,此中所藏之书亦非在少,除却常用之三百千、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诗词歌赋各有成册,杂记小品也有多少,更有前朝科考之文传播,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