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如烟_第三十六章 朝堂风波(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呵,这么快就把你奶奶出售了?怕不是你又翘课溜出来玩,拿你奶奶出来诓我?”

孙权抬起眼,他的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孙策,他们二人已经好久没有如许面劈面的直视了。

书房两侧都摆放了座椅,但孙权没坐,他只是悄悄地站在那边等着孙策说话。

“臣弟不明白陛下指的是甚么事?”

“我最恨栽赃谗谄!你到底想干甚么?拉下季书,坐下属徒的位置吗?”

“好好好,本日我们兄弟总算又说了说内心话。”

孙策头也不抬地在手上的奏表上誊写甚么,屋内两名侍女、两名侍卫闻言躬成分开。

“臣弟拜见陛下。”

“你观董卓,重用的不是他的义子就是他的半子;你再观曹操,多是夏侯氏和曹氏的兄弟。可我侧重用外姓之人,就是要奉告天下有志之士,楚国唯才是用。”

厚厚的奏表堆满了桌案,孙策正端坐其间奋笔疾书。

“禀父皇,是奶奶让我来看看的。”

“仲谋,如果把司徒的位置给你,你能让楚国变得更强吗?”

“你晓得这宫中为甚么没有寺人,只是给一些处所设了女官和女军才气进的禁区吗?”

很快,孙权进了御书房,对孙策躬身施礼道。

“你们都出去,我与仲谋有话要说。”

孙权皱眉,他倒未曾从外姓士子的角度考虑过朝廷用人,但孙权并没有被压服。

“你想干甚么?”

“大哥,你只看到季书的代价,却没有看到他的伤害。臣弟无话可说,既然大哥你说唯才是用,那我也会把话带给孙氏族人。若没有其他的事,臣辞职了。”

孙策收回一声庞大的笑声。曾经的各种浮上心头,小时候他喜好参军兵戈,孙权喜好读书揣摩,孙坚军中鲜有谋士,孙权常常给父兄二人出主张,当时他们无话不谈。

说罢,孙权冷着脸瞥向一边,看孙策有何话说。

这小孩恰是孙策宗子孙绍。

“就因为他是你的义兄弟,你就这么信赖他?我不睬解!我大受震惊!那孙瑜呢?孙瑜是你的堂弟,自小是和我们一起长大的,文武双全,莫说是做个统领阶的小官,做个大将也绰绰不足啊。你还是一句话就把他夺职了,让他去插手科举。”

“子渊在阿谁位置上,是因为他能让楚国这艘大船乘风破浪,行得更远。我并不是不能把他换下阿谁位置,只是你们的才调都不敷以替代他。”

“你那些叔叔伯伯如果这么想倒也挺好。”

“大哥自小投身军伍,不喜好宫廷的那套端方。”

孙权神采微沉。

“你我兄弟二人,现在竟走到这副不能说内心话的境地了。”

“公会制,是季书所设,它超出了税收成为了朝廷赢利的心脏。三年免费教诲,是季书所设,它建立的学院是构成科举的首要基石,源源不竭地为朝廷运送人才。士子下乡,是季书所设,它让朝廷财务绕过州府直接下放到乡亭生长农业,不但将处所上的农业产量大副进步,更将朝廷的节制力从郡县深切到了乡亭。”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