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如烟_第四章 求贤若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话音刚落,孙策的眼睛不由落在了周瑜身掉队来的年青墨客身上。

长箭掠空,回声脱靶。

“咻”

周瑜不由撇过脸去,一副我不熟谙他的模样。

但孙策可不筹算学董卓那样用强权威胁世家,不然他的名声可就臭了。

当着孙权的面,又不好抱怨孙策,加上子敬本日来投奔,临时饶过你一次。

过了一会,鲁肃抬开端,说道:“主公,那我们出榜会试,凡是对本身的才学有自傲,皆可参与,从中大量汲引豪门士子。”

“耐久不衰、世代昌隆的士族朱门方可称为‘世家’。”

孙权只是略微踌躇了一下就持续说了下去:“不如去就教下刘繇,他做了建业太守多年,和建业的世家必定熟谙,世家才俊他不成能不晓得。”

一语惊醒梦中人,孙策一拍脑门,离座而起:“对啊,我如何把刘叔给忘了。”

陈老就是县城保举的孝廉,但是他没家世的背景,也没钱去打干系,便只能回村里种地了。

“剩下的只要些豪门士子,这些人都是好不轻易才步入宦海的,天然不敢学世家后辈那般随便。”孙策叹了口气,接着道。

鲁肃摇点头,说道:“公瑾,兵法我是拍马也不及你。但是,你没有我体味那些世家。”

“靠的是向来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孙策有一点倒是极好的,他尊敬每一小我,向来不觉本身高人一等。这点和礼贤下士又有些分歧,因为孙策底子不跟你讲礼法。

“有一就有二,最后,大部分世家都会臣服于主公,到时主公就该忧愁是重用哪个豪门后辈好,还是重用哪个世家后辈好了。”

世家一面对我不客气,一面又等着我去奉迎他们,给他们更大的权益和好处。

顿了顿,等鲁肃消化下信息,孙策持续说道:“这些人,有些是只会逼迫乡里的欺软怕硬之辈,走了倒也好,省了我事。”

食之有趣,弃之可惜,说的便是这般了。

孙策看着放下弓箭的弟弟,点头赞成。

而替代他位置的人,或许是个连字都不识得一个的纨绔后辈。

说话间,孙策便引世人进了内厅坐下,府中仆人赶紧上前端上茶水、点心。

“我现在真是晓得为甚么各诸侯都求贤若渴了。这一个月下来,忙得我是焦头烂额,恨不得把那些案牍撕成两半。”

“现在我更偏向于重用豪门士子。”

“信赖有识之士今后必定争相投奔。”

“兄长・・・・・・”一个踌躇的声声响起。

这是虎口夺食啊!

鲁肃无法道:“主公,你这可难为我了,我刚从寿春迁来,那里熟谙几小我。你这个江东本地人反倒问起我来了。”

只见孙策大喜过望地拉着鲁肃的手就往屋里走。

会试,是由中心官员或者处所官员出题,考查孝廉和秀才的才学,以便安排详细职务的小考,并不正式,到现在已经根基不消了,都由官员一言而定。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