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之大白天下_第二百五十九章 依法治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现在天下大乱,汉室倒倾,就是因为科罚中没有了肉刑,以是很多人都开端鄙弃国法了。乃至于各地的犯法率一向爬升,使得天下百姓死的人更多了。现在,如果加强刑法,实施法治。操纵酷刑酷法与肉刑去惩罚那些犯人,实际上也是在庇护使君,与青州的百姓啊。”

陈群一怔,拜道:“还请使君示下。”

“唔。”何白点点头。

至于江东孙氏,孙坚与孙策二人都是武夫思惟,与百姓、士阀的干系非常严峻,骤时只要水陆并进,谨慎谨慎,以局势压人,孙氏父子即使军略不俗,也将无可再度盘据江东。

“十年,有他们受的了。相较于之前的优宠遇遇,对他们来讲,必能令他们悔怨不已。十年后,又能给他们一个改过改过的机遇。如此才算真正的法治。”

天下有何白在,真是汉室的大不幸,倒是天下百姓之大幸也。

军校已经胜利的培养了两界共一千七百人的初级军官了,是时候加强参谋长的权力,实施参谋任务制了。另有,各教诲员的政治思惟也要加强才行,军队必必要紧紧的抓在自已手中。私兵家兵甚么的,绝对不能再留了。是时候与李乾、李进兄弟谈交心了。

对于何白的各种法治看法,陈群从最后的拘束守礼到最后的震惊佩服,可谓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望着侃侃而谈的何白,陈群心中五味俱杂。何白果然是博学多才,天下之事无有不通者。且行事类比圣贤,大施仁义慈悲之道。

陈群游移了半晌以后,又说道:“使君,按汉律,兵变之卒要么主谋不问,已安军心。要么全数处斩,以警世人。似这般流徒十年,还答应家人每年探视一次,这既不轻也不重的判罚,真的有效吗?”

何白接到各地的秘报,言说袁绍正在四周调派使者,欲要利用甚么诡计手腕。何白自思,不过乎是交际结合的手腕。而自已的家世几无,名誉普通,所熟谙的人脉干系更少,底子玩不了这个,只能以强兵停止震慑四方。

“对了,对于各种役工、奴婢等,也要有各种最底的保障律法……”

天下有何白此人在,就算汉室稳定,只怕也将如前汉时那般,天下民气主动归服于其下吧。只不知何白比之王莽,是否能够行得更远?

“禀使君。”陈群拜道:“那跟班青州辅兵司马关羽等反叛的三百七十一人,部属已全数判处十年的流徒之刑,发往东海各个海岛服戍苦役去了。”

“是以法治一项,并不是越严越好。我以仁治天下,对生命的对待较之普通人要重。全数处斩太酷,不成取。主谋不问,那也过分放纵犯法之人了。你可不要藐视流徒海岛之罚,在这个期间,几小我或几十小我守一个小岛,是非常难过的。”

“实在真正想要做到以法治国,这个几句话不成不记。就是立法邃密、有法必依、法律必严、违法必究、司法必正、虽天子犯法,亦与百姓同罪,如此全民守法,才叫真正的法治。”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