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_第67章 怀柔之策,再扬刘备仁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若无碗筷的,请先去左边的棚子领碗筷。”

管亥扫了一眼四周,跟着的黄巾纷繁别开了眼睛不敢跟管亥对视。

这还如何打?

可如果不去偷袭高唐城,待得关羽返来了,他们这两百黄巾就得流亡了。

能在跟上任高唐令同流合污下,还能摇身一变,成为刘备情愿信赖的人,胡昭用的不是德行而是那远胜于浅显士人的务实才气。

黄巾少年的语气有些庞大。

而因为粮食有限,大部分也是稀粥,能让人吊命饿不死就行。

让管亥趁着赈灾的机遇去偷袭高唐城,管亥做不出来!

“诸位乡亲,有序领粥。”

他们是要替天行道的黄巾,但赈灾的倒是官府。

高唐城下,管亥了望城门口安插的粥棚,心中五味庞大。

如此一来,不但流民能安抚,还能用不惹人厌的体例去阿谀下刘备。

“连盐水也有?”管亥的眼睛刹时瞪圆了。

“亥哥。”一个衣衫褴褛的黄巾少年,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杂粮粥,吞了吞唾沫:“粥棚有布告,说奉的是平原相刘备的号令,各县官吏都要卖力施助受黄巾裹挟的哀鸿。”

黄巾少年的语气变得踌躇了。

温饱交煎下,能喝上一口热腾腾的杂粮粥,那的确比山珍海味还令人舒坦。

郑平在刘备入平原县后汲引胡昭当县丞,也恰是看重了胡昭的这个长处。

哒哒哒~

以法度束缚德行,善用其才气,唯才是举亦是一贯不错的人才提拔体例。

既然上官都不贪,胡昭又何必非得去贪墨?

胡昭懂分寸,当赃官的时候都不忘县丞的本职,这当清官的时候更明白县丞的本职。

受命前来奇袭高唐城,但入目睹到的倒是一个个搭建好的粥棚。

是以这赈灾的杂粮粥,胡昭那是一点都不鄙吝,不但黏稠还掺杂了盐水,更是趁机鼓吹下刘备的仁德。

就在此时,远方呈现了一波流民,恰是曾被徐琦裹挟过的老弱妇孺们。

“玄德公不会丢弃你们任何一小我的!”

而在城内,胡昭则是让两百县兵藏在城门后养精蓄锐,甲胄不离身。

“都是玄德公的号令!”

高唐城,有钱有粮!

“阿爷,你在这里歇着,等孙儿返来。”

“快,去领碗筷,都饿了一天了。”

固然胡昭长于追求、又没有华缉那么高的憬悟,但胡昭能按照上官的爱好而将事件办好。

“胡昭,阿谁赃官?”管亥更是惊奇。

管亥这才发明,黄巾少年多了一件披风在外。

标兵队上前宣读布告,是制止哀鸿哄抢粥饭,擂鼓示警,是让县兵做好战役筹办。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