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战火_第117章 一战成名――韩心的可怕(四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接下来,究竟开了口:板垣师团在平型关受挫后,在10月5日,日本华北方面军下达攻占太原的号令,以板垣征四郎为最高批示官,统领第5师团和察哈尔兵团等3个师团5万余人,于10月10攻占太原后,实施中心冲破战法,直逼忻口。

也就是说,从灭亡人数对比来看,116:509,靠近1:5,绝对骇人的一个数字。

别的,忻口一役,10月15日开端进入胶着状况,为了管束仇敌,八路军总批示组老总亲身命令,深切敌后作战,主动反击。

另有,两边战役地点乃是老爷庙一带,那边就是一片光秃秃的开阔地,以是新一团在阵势上并没有能够操纵的处所。

另一方,鬼子第三大队,大多都是日本精锐的军人参军,最不济者,也都是遵循日本适龄男人必须服兵役的原则,在经历了长达11个月的艰苦军事练习和摹拟疆场练习以后,才开启了侵犯中华的脚步。

与此同时,老蒋抽调第2、第6、第7、第十4、第十8、第二十二等六个个人军约28万人,装备飞机队和炮兵队,在忻口以北设防。

这些,就是各方谍报员反应归去的信息,韩心在晓得这些人对本身的评价以后,也是哭笑不得,只能闭口不言。

三个幸亏,完整彰显了板垣征四郎对于韩心,这个在全部中原疆场上棋局都毫不起眼的一颗小棋子的顾忌;完整透暴露韩心新一团的战力之刁悍,一战成名,当之无愧。

第二,韩心的军事素养极高,小军队批示才气超绝,这一点,无庸置疑。

第一,韩心手上把握了一流的练习体例,能够让一支军队在短短几个月的时候就呈现天壤之别的窜改,这一点,重新一团几个月的前后对比能够猜测出。

但是新一团的敌我两边兵力投入比1:1.5敌我两边伤亡比5:1,和忻口一战中敌我两边兵力投入比1:5.5敌我两边伤亡比1:5,构成庞大反差。

平型关关沟村一役,新一团全歼鬼子第三大队,日军、国军、八路军,全军震惊,一战成名。

热兵器战役期间,设备差异过大的环境下,以少打多而取胜者,比比皆是,绝对不会再像冷兵器期间的当代那么困难。

也只要这些真正插手了忻口战役的甲士,才更加的认识到,板垣征四郎对韩心的顾忌,绝对是很有事理的,乃至很多人,想他们都想不到新一团是如安在那种地步下取胜的。

但是就是如许,新一团全歼鬼子大队,完胜而归,一战成名,可知其真。

综上所述,除了人数的微小上风以外,新一团统统处所都处于绝对的优势当中。

第二,军器设备对比:鬼子第三大队(实在是大半个,只要500多人),机枪中队一个,包含两个机枪排、一个弹药排;炮班两个,包含15人的掷弹筒、迫击炮班,共配有歪把子、95式机枪25挺,92式重机枪4挺,70mm九二式步兵炮一门,其他步兵,皆是手持能力庞大,射击精准的三八大盖儿,筹办的是最锋利的刺刀。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