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明王_二十二、忠建文景清刺新皇 改内廷朱棣寻辅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朱棣在喈凤宫来回踱着步,俄然停下来看着马煜,“朕本成心明日在朝堂之上商讨将北安定为北都之事,莫非要遭朝臣反对?”马煜说道:“不管如何,明平常朝,老奴叮咛锦衣卫力士们都警戒些。”朱棣点点头,问道:“甚么时候了?”“已经二更了,陛下克日劳累,快些安睡才好,老奴们细心守着,陛下放心。”朱棣点点头便睡去了。

在乾清宫门口,徐令仪问道:“陛下用膳了吗?”马煜摇了点头,“回皇后娘娘,陛下常朝后便气得不吃不喝。”徐令仪叹了口气推开了门。徐令仪走进乾清宫,看看桌上未动的御膳,便走到朱棣面前,柔声说道:“陛下,该进膳了。”朱棣大喝一声:“朕不吃。朕即位这些光阴,每日四鼓便起,听着朝臣的上奏入眠。朕想为太祖初创乱世,想为天下生民请命,朕想让天下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朕与民同乐。他们为何不信赖朕?为何把朕逼到如此境地?竟然来行刺朕?朕是昏君吗?你晓得景清那厮如何说的?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他说‘叔夺侄位,如父奸子妻。你这悖祖燕贼大家得以诛之。’闻声没有?朕是燕贼,朕是悖祖燕贼,朕是大家得以诛之的悖祖燕贼。满朝文武都在看朕的笑话。”朱棣说完一把颠覆了桌上的御膳。

姚广孝进了乾清宫便跪倒在地,朱棣疾步上前将姚广孝扶起,“先生快请起。本平常朝之时……”不待朱棣开口,姚广孝便说:“本平常朝,景清犯驾。以此看来,朝臣与陛下不是一心,天下也一定心向陛下。朝臣不归心,天下不归心,陛下便没法放开手脚缔造大明乱世。”“既然先生看得如此透辟,是否有了体例?”姚广孝微微一笑,“陛下无需起火,景清等都是饱读圣贤书之人,他们深沐皇恩,当然要报效朝廷。他们忠于建文,乃是忠于太祖,忠于太祖,便是忠于大明。朝堂之上,如果没有景清那样的忠义之士,那大明的士大夫岂不都成了人尽可夫的娼妇之流。”“先生……这……”姚广孝又笑笑,“陛下莫急,待臣把话说完。方孝孺、铁铉、景清为何忠于建文?因为他们在建文一朝已然位高权重,他们受了皇恩,怎能不以身报国?这些人即便留任原职,恐怕也不会对陛下戴德戴德。陛下何不培养一批忠于本身的能臣,助陛下初创大明乱世?”“先生的意义是,任用在建文一朝并不得志的人?”姚广孝点点头,“十年寒窗之苦,却不得朝廷重用,是多么悲惨之事,陛下若重用那些不得志的基层有才气之臣,他们必会对陛下戴德戴德,誓死终究陛下,助陛下成绩伟业。”朱棣茅塞顿开,“先生说的极是,比如那解缙,在建文一朝郁郁不得志,他乃我大明第一才子,论才学、论才气,都可委以重担。再有杨荣等人,都是身负大才。若能为朕所用,实乃大明之幸。太祖遗训,敢议立丞相者杀,可这偌大的大明,需求肱股之臣帮手君王。”姚广孝点点头,“太祖天子在时,每日批阅奏疏二百多件,措置国事四百多件。太祖天子在废相以后曾设立春夏秋冬四辅臣,也是为了帮助君王措置国政。”朱棣点着头,“朕能够仿太祖设辅臣。”“陛下心中可有详细体例?”朱棣笑笑答道:“鼎新内廷。”姚广孝当真听着,朱棣持续说道:“选几位栋梁之臣入职文渊阁,成为阁臣,成为朕的亲信,这几位肱股之臣参与机务,协理朝政,他们将帮助朕初创乱世。”姚广孝赞道:“陛下此法甚妙。看来解缙、杨荣等人能够一展胸中抱负了。”“恰是,他们皆是有学之士,且在建文一朝不得重用,他们定能助朕将这大明江山管理好。”姚广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