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明王_二十六、永乐帝妙思修大典 解大绅巧谏立皇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徐令仪与王玉竹分开了御花圃,路上二人闲叙,王玉竹说道:“姐姐,看来陛下还是成心立高煦为太子。”“陛下向来偏疼高煦,靖难之时,高煦又多次救得陛下性命。陛下只是碍于高煦是次子,才迟迟未立高煦。”王玉竹皱了皱眉,“若立了高煦,岂不伤了高炽的心?”徐令仪长叹了一口气,“不但是伤了高炽的心,恐怕会就义了陛下的江山。高煦毫不是治国之才,本宫的儿子,本宫体味得很。高炽仁爱且多谋,他才气担负得起治国大任。非论是为我大明着想,还是为我们的夫君着想,玉竹,你切要帮着姐姐劝谏陛下,立高炽为太子。”“姐姐放心,玉竹记下了。”

这日,朱棣与王玉竹正在御花圃漫步,只听玉竹说道:“陛下看这御花圃中的花开很多旺,朵朵鲜艳欲滴,真是美极了。”朱棣看着满园的花朵,又看了看玉竹,“花朵再鲜艳,也不及朕的玉竹美。”王玉竹娇羞着低下头,“陛下谈笑了,妾那里比得上这般姹紫嫣红?”朱棣看着玉竹赞道:“名花倾国两相欢。”

正在此时,徐令仪领着朱瞻基来到了御花圃,只听徐令仪说道:“这瞻基一大早就说想他皇爷爷,便要本宫带他找皇爷爷玩耍。”朱瞻基此时已经五岁,他走上前去,先向朱棣、王玉竹见礼,随后便回身向解缙问了句:“解学士好!”解缙受宠若惊,“皇孙可折煞微臣了。恭喜陛下有此圣孙啊。”朱棣大笑着抱过瞻基。王玉竹忙夸奖道:“高炽与若兰本就温润明理,天然教诲出好圣孙。”徐令仪听王玉竹如此一说,便趁机问朱棣:“陛下建此功业,分封功臣,恩泽六宫,可唯独不封皇太子之位,高炽嫡出,且为宗子,自小明理贤德。陛下是否该考虑早立太子一事?”朱棣深思了半晌说道:“朕奉天靖难之时,几次性命危矣,都是高煦搏命相救。再说高煦英勇善战,大明如有如此君王,方肯无忧。”徐令仪摇点头,“陛下,自古以来立储都是立长立嫡,高炽为嫡宗子,在陛下龙潜燕王府之时,他便是太祖天子钦点的燕王世子,若现在立了高煦,岂稳定了纲常?再说君王以仁德治天下,带兵兵戈那是将帅之责。安定匈奴也只是卫青、霍去病之职,何必汉武帝亲身带兵。”朱棣说道:“唐太宗便可带兵兵戈。”“唐太宗文韬武略,人间能有几人?我朝有陛下一人媲美唐朝太宗足矣。”朱棣听闻徐令仪将本身比作唐太宗,心中甚是欢乐,思考了一下,说道:“皇后莫急,容朕考虑考虑。”王玉竹听了徐令仪的话,也在一边帮衬着:“陛下,妾不懂朝中大事,妾只晓得自古以来,立储之事,都是立长立嫡方可服众。再者,高炽刻薄仁爱,若兰贞静贤淑,瞻基聪明孝敬。高炽、若兰、瞻基各有好处,陛下确该考虑立高炽为太子。”朱棣说道:“你们说的都有理,朕记在心上了。本日可贵闲来无事,我们还是不谈国事为好,你们都先归去。朕与大绅去鱼塘垂钓。马煜,去筹办着。”听朱棣如此说,徐令仪、王玉竹也不好再说甚么,只好带着朱瞻基先行辞职了。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