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明王_四十二、永乐帝欲纳柳如愿 杨士奇智诱朱高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杨士奇找来杨荣帮手荐如愿为赵王继妃之事,待二人商奉迎以后,便分头行动。杨荣来到了奉天殿,与朱棣议事以后,朱棣便又问起了如愿的事情。杨荣见机会已到,赶快说道:“陛下,提起这如愿女人,臣另有件事儿要启奏。”朱棣端起茶盏,“何事啊?”杨荣偷偷看了看朱棣,“赵王殿下与如愿女人两情相悦。”朱棣刚要喝茶,听到此语,将茶盏停在了嘴边,“甚么时候的事儿?”“永乐二年上元之夜。”朱棣放下茶盏,“永乐二年上元夜?那如何一年之久都未曾听高燧提起?”杨荣答道:“徐氏去岁中秋才被废黜,士奇心疼本身那小表妹,赵王殿下也恐士奇舍不得让如愿女人为妾,现在赵王殿下每日都到西杨府门前等待士奇,只待士奇应了这门婚事呢。”朱棣深思了半晌,只说了句:“晓得了。”

回到西杨府中的杨士奇,呆坐在书房当中。罗玉梅见杨士奇愁眉不展,赶快相问:“士奇心中但是有愁闷之事?”士奇见是玉梅相问便照实答道:“昨日如愿得见天颜,陛下成心纳如愿为妃。”玉梅大惊,“千万不成呀,陛下年龄已高,如愿才多大年纪,侯门一入深似海,如愿即使得宠一时,怎能悠长一枝独秀?深宫凄冷,士奇万不成让如愿入宫为陛下妃妾。再者说,我大明有殉葬之仪,听闻太祖天子驾崩之时,悉数妃嫔皆殉了葬。那些妃嫔在治丧期间便被白绫吊死在小黑屋中,惨不忍闻啊。”玉梅说着说着,急得眼泪都流了下来。士奇叹了口气,“是啊,只要少数位高且有子嗣者才可幸免。如愿若为陛下妃妾,怕将来难逃殉葬之祸了。”玉梅听了此话大哭起来,“我快带如愿回德安故乡去。”说着玉梅起家便要走。士奇赶快相拦,“这天下都是陛下的,到哪都是皇命难违。”“那可如何是好?”士奇一言不发,只是在书房中踱来踱去,俄然,士奇将脚步逗留在书桌前,将手拍在书桌之上,说道:“这天下能与陛下抢女人的恐怕只要他了。”罗玉梅仓猝问道:“谁?”士奇回过身来,答道:“赵王朱高燧。”玉梅听到赵王朱高燧的名字心中欣喜了些,“听闻那赵王殿下仪表堂堂、文武双全且朴重坦诚?”杨士奇点点头,快步走到玉梅身前,“最可贵的是赵王殿下对我们如愿倾慕已久。去岁上元夜观灯之时,赵王便垂慕如愿,只是当时赵王妃徐氏还未被废黜,我只假装不知,去岁中秋徐氏因无子被废。赵王到现在并未续娶,如愿嫁与赵王做了赵王继妃岂不恰好?”玉梅脸上的笑容顿时褪去了几分,“如此甚好,全都靠你了。”“此事我去筹办,母女连心。你把此事说与如愿吧。”

入了宫的朱高燧一起小跑便来到了坤宁宫,还未入得徐令仪房中,朱高燧便喊道:“母后,母后,请母后为高燧做主。”朱高燧喊着喊着已跑到了徐令仪跟前,卟嗵一声跪倒在地,“请母后为高燧做主。”徐令仪与王玉竹正在坤宁宫中喝茶畅聊,见高燧如此仓猝,不明就里,边扶起高燧边问道:“高燧,何事如此镇静?”高燧跪在地上执意不起,“母后,儿臣倾慕一女子多时,请母后做主,奏请父皇,赐赉儿臣做继妃。”徐令仪一听,面露忧色,“高燧是看上谁家女儿了?”朱高燧赶快答道:“内阁首辅杨先生的表妹,姓柳,闺名如愿,天生丽质、博学多才,且知情达理,今岁上巳节便要及笄了,母后快为儿臣求来。”王玉竹听了此话,在一边问道:“高燧所说的是西杨府的柳如愿女人?”“恰是,贵妃娘娘也晓得她?”王玉竹笑了笑,说道:“昨日陛下叮咛本宫,待上巳节如愿女人及笄之礼,让本宫带着乐者去西杨府,做那如愿女人笄礼的正宾。”令仪听玉竹如此说,抚摩着高燧的头,说道:“这女人如此得天宠,定然是不错的。如此好的女人,母后都想见上一见。刚好玉竹要去做正宾,待到上巳节,劳烦mm帮本宫看看这如愿女人是否真如高燧所说。”朱高燧赶快说道:“不消等了,母后这便召她入宫,母后见了必定喜好。”“何故这般焦急?”“何故不急呀母后,儿臣从未如此倾慕一女子,母后先去同儿臣禀明父皇也好,儿臣非如愿女人不娶,母后快与儿臣去找父皇请恩。”玉竹也在一旁帮衬:“昨日听陛下说,那如愿女人不但天生丽质,且才学出众,加上杨先生调教得好,知情明理,贞静贤淑。陛下说,如许的女子需求嫁与我皇家才好。高燧何时对一女子如此用心过?姐姐还不快成全?陛下向来心疼高燧,姐姐现在带高燧前去奉天殿,陛下定会恩准的。”高燧感激地看了看玉竹,又拉着令仪的衣袖,“母后,贵妃娘娘都如此说了,母后快带儿臣去奉天殿求父皇恩准吧。”徐令仪看破了高燧非那如愿女人不娶得心机,抿嘴一笑,“也好,杨先生调教出的表妹定是错不了的。母后这便带你去奉天殿找你父皇商讨。”

加入书架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